基于工作过程的学前教育《美工》课程设计
摘 要: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本文通过长期教学实践,探讨基于工作过程的学前教育《美工》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幼儿园岗位(群)所需专业人才。
基于工作过程的学前教育《美工》课程设计
摘 要: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本文通过长期教学实践,探讨基于工作过程的学前教育《美工》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幼儿园岗位(群)所需专业人才。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美工;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166-02
一、背景
教育部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学前教育提出了指导意见,学前教育迎来了春天——新增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成了香饽饽,同时也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关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强调课程体系建设及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的要求,探讨基于工作过程下的学前教育专业《美工》课程设计改革。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
所谓工作过程,指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是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针对职业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归纳,提取典型工作任务并施于相对教学领域的设计过程。
(一)课程内容选择——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首先,展开对毕业生就业岗位及工作典型任务的全面调研,进而对工作任务分析,提取典型工作任务。我院学前教育专业中约占85%的毕业生从事一线幼儿教师工作。经调查,她们的日常工作已从传统式的“工匠型”向“创新型”转变。以往幼儿教师的核心职业技能主要包括“说、画、唱、跳”等技能,转向注重教师隐性技能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语言交往能力、师幼互动能力、应急事件处理及沟通能力等。
表1 幼儿教师美育类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工作分类 工作主要内容 工作任务分析 能力构成
美术课堂
教学类 备课
讲课
课后
收集处理信息及资料 收集、查阅、使用资料信息能力
书写教案 教研、文字编辑能力
制作教具 美工制作技能
说课 语言表达能力
组织课堂教学 课堂组织能力
辅导学生实践 绘画技能
评价学生作品 美术素养
课后小结 教研、文字编辑能力
日常
管理类 美术展览比赛
幼儿园环境布置
大型活动、演出(表演)
参观学习
家长会
策划组织美术活动
班级布置
主题布置
制作服装、道具
演出化妆
摄影、摄像
教师外出学习
接受外来参观学习者
家长开放日
为家长答疑
策划组织能力
绘画、美工技能
绘画、美工技能
绘画、美工技能
影像拍摄与图片处理能力
收集、查阅、使用
基于工作过程的学前教育《美工》课程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