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迹斑斑驳驳(评论)
车前子 胡弦的组诗《古老的事物在风中起伏》,写的是徐州汉画像石:
为这雄浑之父准备好塑像
为这精神之父
这是《汉阙图》。《汉阙图》《狩猎图》等,都是后人给汉画像石墨迹斑斑驳驳(评论)
车前子 胡弦的组诗《古老的事物在风中起伏》,写的是徐州汉画像石:
为这雄浑之父准备好塑像
为这精神之父
这是《汉阙图》。《汉阙图》《狩猎图》等,都是后人给汉画像石取的名字,是那些汉画像石专家研究的结果,至于是不是这么一回事,我们尽可以不管,因为只要还有一点灵性,就会被汉画像石打动,并发现热爱和需要的东西。胡弦无疑在其中发现了诗。我曾经在其中有另一个发现,我想能把儒家思想和文化表现得如此丰富多彩痛快淋漓的,在中国艺术中,或许就汉画像石这一领域。我过去以为儒家思想和文化与艺术无缘,中国艺术精神里飘逸着的是老庄衣带。看来并不如此。起码在汉朝,儒家思想和文化在艺术中也割据掉半壁江山。岂止半壁江山,整个全是它的天下了。
徐州汉画像石告诉了我儒家思想和文化的庄重与肃穆,所以胡弦的“为这雄浑之父准备好塑像/为这精神之父”这两句,大致也是我当时的感受。虽然我更爱的还是庄子中央那一棵郁郁葱葱的树,它长着洒脱的叶子。如果说儒家是中国人的白天之父,那么老庄就是中国人的黑夜之母。这父母大概是离婚了的,我们尽可以不管,继续去父亲那里蹭饭,到母亲那里做梦。《古老的事物在风中起伏》,既然是个组诗,那就有连续性,我不免有些担心,怕胡弦绷得太紧,弹出的调子太硬。发展是个硬道理,发展要硬,艺术却不能硬。反正我不喜欢硬的艺术和硬的枕头,艺术一硬,调子就不微妙:枕头一硬,脖子就不舒服。但我也不喜欢软和婉约。我正瞎担着心,就读到了《纺织图》。在《纺织图》里,胡弦写道:
古老的乡村,深深庭院里
苦楝树变暗
织机传送清脆梭声
写得一点也不夸张,几乎是实录。我们现在写诗,如果要夸张,闭着眼睛就来;而实录,或许睁大了眼睛也看不见。杜甫对诗歌的贡献,在我看来是贡献了一种实录的世界观,后来就韩愈学到泰半。
汉画像石的《纺织图》我有印象,现在看胡弦一写,我又见到了。
徐州汉画像石在我印象里,如果它果真对儒家思想和文化有所表现,那就可以粗分为两块,一块是天道,一块是人伦。
诗不会在天道那里。天道那里当然有诗,但不是诗人所能碰的。你要“文以载道”,结果肯定既没有文,也没有道。
人伦皆诗。所以《纺织图》《百戏图》《疱厨图》等,胡弦写得很好:
汲水,烧火,切菜,饲马……
富足之家:盆、豆、盘、钵
墙上悬挂着鹿、鱼、鸡
一只羊捆好了四蹄(《疱厨图》)
天道在人伦之中,儒家思想和文化它让人在日常生活里修行,凡称得上思想和文化的,其中都大有想像力。儒家思想和文化中的想像力看上去像不是想像力,因为含蓄蕴藉。说到含蓄蕴藉,这一句真好:
一只羊捆好了四蹄
几乎是实录。也是想像力。实录需要更强大的想像力的支持。实录受挫,胡弦就发挥:
只有无所事事的石头
有了兴奋之后的倦意,慢慢
沉入自己的阴影里(《疱厨图》
墨迹斑斑驳驳(评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