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迩( BELL )中国可持续发展创新课程内蒙古民族大学贝迩俱乐部成员李倩阮文婧张昕张建飞夏雨来闫娜张玉玉王震刘鹏姚伟科尔沁地区近年来草地荒漠化现状、成因及治理措施———以科左后旗为例科左后旗位于内蒙古东部通辽市的南端,处于科尔沁草地腹部。其天然草地可利用面积据 1984 年草普资料报告为 78万hm2 。20年后的今天为 40万hm2, 可利用草地面积减少约 38万hm2 。全旗草地荒漠化面积达 万hm2, 占全旗天然草地总面积的 %, 其中严重荒漠化草地面积达 474 万hm2, 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 %, 据测算,因草地荒漠化每年直接经济损失约 亿元。草原退化、沙化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近两年,这里春季风沙弥漫,干旱少雨,沙尘暴频繁光顾,致使牧草返青率降低,牲畜行走、采食困难,导致一部分弱、幼畜死亡,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如今的科尔沁草原已经变成了一个黄沙漫漫的“科尔沁沙地”,昔日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景象早已难觅踪影。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切的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包括干旱、大风、鼠虫害、洪涝、河流泛滥等,但它仅仅是局部、短暂的,不是造成草地荒漠化的根本原因。造成草地荒漠化的根本原因是人为因素,因为人为因素改变了草地的生态环境条件,严重威胁畜牧业发展和我们后代人的生存与需要。注: hm2 是面积单位表示公顷 1 人类的不合理生产活动对草地的破坏 Page ?8 1?1垦草伐林,种植农田据记载,建国以来,全国性大规模垦草伐林,种植农田行动有 3次。第 1次,1958 年“大跃进”年代,全国掀起大炼钢铁,大搞粮食生产运动,致使大量林木被砍伐,大面积草地被开垦成农田。第 2次,即“文革”十年动乱期间,由于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在片面强调“以粮为纲”、“牧民不吃亏心粮”的号召下,肆意垦草伐林,种植农田。据报道,仅科尔沁草地不到 10 年就开垦 万 hm2, 使已经十分脆弱的生态系统进一步遭到破坏。科左后旗潮海苏木,50 年代初是一个水肥草丰、宜农宜牧的好地方。“大跃进”年代追求粮食高产放“卫星”,大力垦荒种田,一度粮食大丰收, 被自治区政府树立为全区十五面红旗之一。“文革”十年动乱期间,又肆意乱砍滥伐,开荒种地,致使原生植被再一次遭受严重破坏。全苏木境内草地全部荒漠化,严重地区形成流动沙地,达到种田沙埋,放牧没草, 沙进人退的地步,成为全旗最贫困苏木之一。第 3次,近几年,由于粮食效益提高,不少人把发财的目光投向了大草原。有的租上几百公顷,投资一套机械,几年就可赚个上百万;有的苏木租出 667 hm2, 便可收回 10 万租金;有的进行违法开垦。如科左后旗 1户5口之家,年种植农作物 hm2, 按规定超种 hm2 。据有关报道,全区年增产粮食 16 亿 kg, 其中 20% 左右是靠毁草种田这种粗放经营获得。仅 1997 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就比 1996 年扩大了 万 hm2 。呼盟地区 1988-1995 年垦荒 万 hm2 。毁草种粮致使草地植被破坏,生态环境失去平衡,造成草地荒漠化。上述行为真正的直接受害者,便是最珍贵而又脆弱的大草原。 2017-5-13 ?在利欲驱动下,乱挖药材、乱采矿和乱樵滥采等短视行为有增无减,屡禁不止。荒漠化地区的植被是该地区一些地方重要的薪材和药材资源,大面积生长着的麻黄、甘草、发菜等名贵药材,因其价格较贵,成本低廉,易于开发,成为当地居民的一项重要收入,每年都有大批人员挖掘,草地被肆意破坏。据测定,每挖 75 kg 甘草或 75 kg 麻黄即可使 1 hm2 草地极度荒漠化,在药材生长地出现不同程度的风蚀、退化和沙化。更为担扰的是波及到邻近草地。科左后旗素有内蒙古自治区“三大麻黄产区之一”的美称。 80 年代初期全旗境内麻黄生长面积达 万 hm2, 产量达 1 500 万 kg, 占全区总产量 1/3 。近年来,由于乱采甚至连根砍伐,野生麻黄资源受到严重破坏。目前全旗麻黄面积仅为 万 hm2, 产量不到 750 万 kg, 导致草地荒漠化土地面积扩大约 10 万 hm2 。 挖掘药材 Page ?10
科尔沁沙地治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