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新型城镇化的“昆山.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新型城镇化的“昆山之路”探索——基于
昆山南部地区认识和未来规划发展的思考
作者:张 逸
来源:《上海城市规划》 2015年第1期
张逸
文章编号1673-8985 (2015) 01-0097-05中图分类号TU981文献标识码,工业用地地均产出尚不及昆山平均水平的37%,远低于中心城区的 发展水平。“发展受限、依赖输血”是昆山南部地区迫在眉睫的现实处境(图2)。放眼区域, 昆山西临苏州,东接上海。随着沪常高速上海段的建成通车,昆山南部地区基本纳入上海虹桥 枢纽15min交通圈,但是目前南区发展以地产项目大量地占据了公共资源,与上海发展衔接较 少,产业、交通、生态等缺乏统筹。向西,基于苏州“四角山水”的整体格局,南区偏安一隅, 难以成为苏州市民继太湖之后生态休闲的第二选择地。
(2)严格管控下各自为政的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
由于特定的资源禀赋,昆山南部地区的发展一直处于严格的生态管控之下。但是,严格的 生态管控仍难以有效遏制各镇的产业发展冲动,各镇在延续粗放式的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发展模 式的基础上,重点聚焦二产突破,各镇齐头并进,整体呈现各自为政的状态。
周庄镇是苏南水乡古镇的名片,故产业发展受到严格管控。但是目前发展还是聚焦二产突 破,休闲消费偏低端,外溢效应不明显。同时核心生态资源太史淀有名无实,沿湖土地使用不 经济,缺少规划导向。
锦溪镇湖荡资源最为丰富,有淀山湖、五保湖、白莲湖等大小湖荡12个,且尺度适宜,布 局均质,但五保湖公共岸线被挤占严重,淀山湖岸线面临被逐步蚕食的困境,其他湖荡的利用 缺乏有效引导,镇区东部生态产业园区名不符实。
千灯镇历经吴淞江产业带、上海沿沪产业带的几轮发展高潮,带有严重的路径依赖倾向, 二产壮大,自身古镇资源优势不明显,定位不清晰。
淀山湖镇在江苏沿沪地区中具有成为第二个花桥的发展潜在优势,但目前沿淀山湖密布高 尔夫、房地产项目,公共资源逐步蚕食,部分产业发展导向,如航空产业,对生态环境负面影 响较大。
2 立足区域的生态化、休闲化、产业化发展视角
区域一体化的空间诉求
放眼长三角苏沪区域视角,随着区域城市空间的不断拓展,区域生态空间共享和环境共保 将成为未来苏沪区域协调的重点。而根据目前的资源条件,未来在苏沪之间可以形成一条以天 然湖区为核心引领的、贯穿南北的大型结构性生态走廊。其中北侧以阳澄湖为核心,统领巴城 五湖地区,南侧以淀山湖、澄湖为引领,周边大小湖荡密布;中间以吴淞江为纽带,串联苏州 高新区金鸡湖、独墅湖,成为链接苏沪的“蓝色项链”。以此为依托,昆山南部地区质优的生 态资源将是长三角苏沪发展轴线上重要的组成部分和难得的生态涵养区(图3)。
上海旺盛的“生态刚需”诉求
随着上海全球城市功能的不断提升,面对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和土地资源紧约束等多重 压力,上海市民对生活方式的转变和大型生态游憩空间的诉求日益凸现,目前,推进新型城镇 化建设、提升生态文明已成为上海落实“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上海将集中推进 以郊野公园为重点的大型游憩空间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在郊区布局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 自然条件较好、公共交通便利的郊野公园,同时努力与周边地区生态空间协调,逐步形成与城 市发展相适应的大都市游憩空间格局,成为市民休闲游乐的“好去处”、“后花园”(图 4)。

新型城镇化的“昆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iupai11
  • 文件大小56 KB
  • 时间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