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基础知识)
初三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基础知识)
1/16
初三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基础知识)
第十三章电路初探
一、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
1、电源:能够持续供电的总结(基础知识)
5/16
初三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基础知识)
3
初三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基础知识)
初三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基础知识)
16/16
初三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基础知识)
4、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电压的大小(相当于断路)
5、使用规则:
1)电压表必须与被测用电器并联
2)“+”接线柱凑近电源的正极,“—”接线柱凑近电源的负极
3)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量程
4)电压表可直接连在电源的两极,此时电压表的示数就是电源电压
6、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
串连电路中,总电压(电源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头之和
并联电路中,总电压(电源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注意:电压表无示数:非电源破坏(??)
串连电路中,可能为该用电器短路或电压表破坏或电压表以前的用电器断路
并联电路中,可能为该用电器短路(电源破坏)或电压表以前的用电器断路
第十四章欧姆定律
一、电阻:
1、电阻:
1)含义:物理学中,用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挡作用(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符号:用“R”来表示
(2)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Ω。常有的单位还有千欧(KΩ),兆欧(M
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MΩ=103KΩ=106Ω
初三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基础知识)
初三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基础知识)
7/16
初三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基础知识)
4
初三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基础知识)
初三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基础知识)
16/16
初三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基础知识)
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导体材料、导体长度、导体横截面积、导体温度
?相同材质的导体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小,导体电阻越大;
2、导电性
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比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水溶液;
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比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3)半导体: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特性:导电性容易受温度、光照、杂志等影响;
4)超导体:温度很低的情况下,电阻会变为零的导体。这种现象叫做超导现象。
二、变阻器
1、滑动变阻器
(1)原理:经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2)作用:在接入电路时要将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接入电路中,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经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进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头的电压。
?(3)连结方式:接线柱应“一上一下”的接法。
4)优缺点:能够连续地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的大小,可是不能直接读出电阻值的大小。
2、电阻箱
1)符号:
2)使用方法:
初三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基础知识)
初三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基础知识)
9/16
初三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基础知识)
5
初三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基础知识)
初三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基础知识)
16/16
初三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基础知识)
3)读数方法:
4)优缺点:能够直接读出电阻值的大小,可是不能连续地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大小。
三、欧姆定律
1、探究经过导体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控制电阻的阻值不变,调节电阻两头电压,察看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情况;控制电压不变,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察看电流随电阻变化的情况。
2)实验结论:??
电阻一准时,经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头的电压成正比
电压一准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头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表达式:
(变形公式:)
注意: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
初三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