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缺少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症状
(一)氮
根系吸收的氮主要是无机态氮,即铵态氮和硝态氮,也可吸收一部分有机态氮,如尿素。
会阻碍植物对硅的吸收,易招致水稻感
病。水溶性磷酸盐还可与土壤中的锌结合,减少锌的有效性,故磷过多易引起缺锌病。
(三)钾
钾在土壤中以 、 等盐类形式存在,在水中解离成 +而被根系吸收。在植物体内钾呈离子状态。
KCl K2SO4 K
钾主要集中在生命活动最旺盛的部位,如生长点,形成层,幼叶等。
钾在细胞内可作为 60 多种酶的活化剂,如丙酮酸激酶、果糖激酶、苹果酸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淀粉
合成酶、琥珀酰 CoA 合成酶、谷胱甘肽合成酶等。因此钾在碳水化合物代谢、呼吸作用及蛋白质代谢中起重
要作用。 钾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钾充足时,形成的蛋白质较多,从而使可溶性氮减少。钾与蛋白质在植物
体中的分布是一致的,例如在生长点、形成层等蛋白质丰富的部位,钾离子含量也较高。富含蛋白质的豆科
植物的籽粒中钾的含量比禾本科植物高。
钾与糖类的合成有关。大麦和豌豆幼苗缺钾时,淀粉和蔗糖合成缓慢,从而导致单糖大量积累;而钾肥充
足时,蔗糖、淀粉、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较高,葡萄糖积累则较少。钾也能促进糖类运输到贮藏器官中,所以
在富含糖类的贮藏器官(如马铃薯块茎、甜菜根和淀粉种子)中钾含量较多。此外,韧皮部汁液中含有较高
浓度的 K+,约占韧皮部阳离子总量的 80%。从而推测 K+对韧皮部运输也有作用。
K+是构成细胞渗透势的重要成分。在根内 K+从薄壁细胞转运至导管,从而降低了导管中的水势,使水分
能从根系表面转运到木质部中去;K+对气孔开放有直接作用。离子态的钾,有使原生质胶体膨胀的作用,故
施钾肥能提高作物的抗旱性。
缺钾时,植株茎杆柔弱,易倒伏,抗旱、抗寒性降低,叶片失水,蛋白质、叶绿素破坏,叶色变黄而逐渐
坏死。缺钾有时也会出现叶缘焦枯,生长缓慢的现象,由于叶中部生长仍较快,所以整个叶子会形成杯状弯
曲,或发生皱缩。钾也是易移动可被重复利用的元素,故缺素病症首先出现在下部老叶。
N、P、K 是植物需要量很大,且土壤易缺乏的元素,故称它们为“肥料三要素”。农业上的施肥主要为了
满足植物对三要素的需要。
(四)钙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 、 等盐类中的钙离子。钙离子进入植物体后一部分仍以离子状态存在,一
CaCl2 CaSO4
部分形成难溶的盐(如草酸钙),还有一部分与有机物(如植酸、果胶酸、蛋白质)相结合。钙在植物体内主
要分布在老叶或其它老组织中
植物缺少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症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