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生活美育”是世上最大的美育.pdf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当今中国的美育,的确遇到了瓶颈,从最基础的美育――给孩子的艺术教育中最能体现出来。
中国的孩子在忙什么?他们都在忙于音乐、美术、舞蹈的紧张考级,通过艺术进行美育的本
有的愉悦早就消失了,其背后的逻辑就是“美育=艺术教育=技术培训”。有位角色。
过去我们的社会美育建,设 采取了“大政府、小社会”的基本模式,现在应该反过来,采取
“大社会、小政府”的崭新模式,社会各个群体与机构理应更多地积极参与美育活动。这也
意味着,政府在公共艺术建设中,已在管理方面走向宏观调控,在服务方面走向微观提供。
我们当今的时代,就是“生活美学”的时代,其实就是“审美民主化”的时代,该时代
特征也就是孟子所谓的“与众乐乐”。德国当代艺术家博伊斯有句名言,叫作“人人都是艺术
家”,尽管这不可能实现,但却成为一种社会诉求。然而,“生活美学”则强调,人人都是“生
活艺术家”。生活艺术家有个“生活”的前缀,就是在将艺术“向下拉”的同时,亦将生活“向
上拉”。
美育以何走向文化教育、自我教育与终身教育?
走进新的世纪,当今中国美育也要告别旧美育观,那就要以“生活美学”作为根基,来
重新寻找新美育的新方向。
首先,“生活美育”不仅是艺术教育,更是一种以文化为核心的“大美育”,当然,这并
不否定艺术教育在“生活美育”已占据的地位。从蔡元培时代开始,“学校美育”“家庭美育”
与“社会美育”就被划分开来,但是蔡元培先生早已意识到:“美育之道,不达到市乡悉为美
化,则虽学校、家庭尽力推行,而起所受环境之恶影响,终为阻力,故不可不以美化市乡为
最重要之工作也。”这其实也就是看到了,美育得以实施的最重要的场所,还是最容易塑造人
的环境之域,那就是城市乡村而非学校家庭。然而,无论是在学校、家庭还是社会当中,每
个人都身处文化当中过着自己的生活。当今的审美泛化的时代,恰恰为这种指向生活的“文
化教育”提供了最为广阔的时空,从影视媒体到互联网络上的审美文化品,都可以成为“文
化美育”的重要对象。 其次,“生活美育”不再是来自他人的教育,而是强调自我进
行教育的“大美育”。这种自我化教育,并不是画地为牢而成为“宅男宅女”式的封闭教育,
而是走向一种开放的与对话的“平等式教育”。人人都是美育的教师,与此同时,人人也都是
美育的学生。过去在学校、家庭与社会里面的美育,总是执着于一种“园丁教育模式”,美育
似乎是为了培养学生而特设的,美育的发出者与执行者总是占据教育者的地位,而生活中的
人们则始终处于被教育者的位置上。这种“自上而下”进行濡化的教育方式,从“生活美育”
的角度来看已经过时了,而理应倡导一种更为生活化的“对话教育模式”。“生活美育”强调
的并不是从教育者或者教育结构那里学得什么,而是倾向于肯定,每个个体都能从当今审美
文化当中获得自己的审美提升,就像今天拥有 ipad 的人士可以下载网络钢琴进行演奏、下载
网络谱曲器进行编曲、下载美术馆网站图片欣赏绘画一样,“生活美育”就是这样一种身边的
教育与自我的培育。
再次,“生活美育”不是短

“生活美育”是世上最大的美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辰GG1
  • 文件大小172 KB
  • 时间2022-06-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