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瓦屋面施工工艺标准
第1章适用范围
本施工工艺适用于防水等级为II级、III级、IV级屋面防水,在大风或地震地区,则应采取措施 使瓦与屋面基层固定牢固
第2章材料准备
平瓦种类较多,主要为粘土平瓦、水泥平瓦与基层固定牢固
平瓦名与 挂瓦条挂牢,瓦爪与瓦槽要搭接紧密,并保证搭接长度。檐口瓦要用镀锌铁丝栓牢于檐口挂瓦条 上。当屋面坡度大于50%时、大风和地震地区,每片瓦均需用镀锌铁丝固定于刮瓦条上。瓦搭接 要避开主导风向,以防漏水。檐口要铺成一条直线,瓦头挑出檐口长度50〜70mm。天沟处的瓦要 根据宽度及斜度弹线锯料,沟边瓦要按设计规定伸入天沟内50〜70 mm,靠近屋脊瓦处的第一排 瓦应用水泥砂浆固定牢。但切忌灰浆突出瓦外,以防止此处渗漏。整坡瓦面应平整,行列横平竖 直,无翘角和张口现象。
脊瓦要在平瓦挂完后拉线铺放。接口需顺主导风向。扣脊瓦要用1 : , 其搭接缝用水泥石灰砂浆嵌填,缝口平直,砂浆严密。铺好的屋脊斜脊表观平直无起伏现象。
在泥背或钢筋混凝土基层上铺放平瓦时,前后坡应自上而下同时对称、分别分两层铺抹,待第一层干 燥后再抹铺第二层,随抹随铺平瓦。
第5章质量标准
第1节 主控项目
平瓦及脊瓦的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批报告.
平瓦必须铺置牢固,地震设防地区或坡度大于5%的屋面,应采取固定加强措施。
第2节 一般项目
挂瓦条应分档均匀,铺钉平整、牢固;瓦面平整,行列整齐,搭接紧密,檐口平直,脊瓦在两坡面瓦 上的搭盖宽度,每边不小于40mm;瓦伸入天沟、檐沟的长度为50〜70mm;天沟、檐沟的防水层伸 入瓦内的宽度不小于150mm;瓦头挑出封檐板的长度为50~70mm;突出屋面的墙或烟囱的侧面瓦 伸入泛水宽度不小于50mm。
脊瓦应搭盖正确,间距均匀,封堵严密,屋脊和斜脊应顺直,无起伏现象。
泛水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顺直整齐,结合严密,无渗漏,平瓦屋面与立墙及突出屋面结构等交接 处,均应做泛水处理。天沟、檐沟的防水层,应采用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 卷材、沥青防水卷材、金属板材或塑料板材等材料铺设。
第6章成品保护
瓦屋面属非上人屋面,严禁在瓦屋面上行走及堆放材料。
第7章安全与环境
卷扬机操作工应持证上岗。
屋面临边应有护栏及竖挂安全网进行围挡。
操作工人进岗前应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对操作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操作工人在屋面作业时严禁乱扔乱抛材料。
操作工人上岗前正确佩戴安全帽并严禁酒后作业。
现场临时用电应按照三级配电,二级保护进行设置。
破损材料应集中运到垃圾堆放区。
第8章施工注意事项
平瓦屋面的横缝、竖缝,一般不得同砂浆封堵。如需封堵时,封堵砂浆不应露出缝口之外,可将砂 浆嵌入瓦下,避免砂浆干缩开裂后,水从裂缝中渗入漏水;
挂瓦时,操作工人应避免在瓦上行走。如必须时,脚应踩在瓦的端头,使瓦不被踩断。挂瓦过程中 发现坏瓦,应及时剔除更换。
第9章质量记录
使用的各种材料的出厂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及进场的复试记录;
隐蔽工程检查资料及各工序的质量评定资料;
施工中的配合比、计量记录、养护记录,工序间的交接资料;
专项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
施工日志
附件:
工程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及安全保证措施
一、 编制原则
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所 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在本项目部领导统一组织下,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安全生 产责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3、 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 依照行业安全生产法规,规范应急救援工作。
4、 预防为主,防止结合原则。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坚持突发事件 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重点做好预防、预测、预警、预报和常态下风险评估、应急准备、应急队伍 建设、应急演练等项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二、 编制目的
1、 应急预案应针对那些可能造成企业、系统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设备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 突发性灾害,如触电事故、泥石流灾害、火灾、环境破坏等。
2、 应急预案是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补充,应急预案应以完善的预防措施为基础,体现“安 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3、 应急预案应以努力保护人身安全、防止人员伤害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设备和环境的防护,尽 量减少灾害的损失程度。
4、 应急预案应结合实际,措施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5、 应急预案应经常检查修订,以保证先进科学的防灾、减灾设备和措施被采用
建筑工程平瓦屋面施工工艺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