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民俗学ppt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一)课程性质
开设本课程旨在在于提高大学生素质,拓宽专业知识面;同时也为有相关研究兴趣,毕业后准备继续在此方向深造或者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同学铺垫基础,培养他们的研究热情,引导他们是时间框架,都是在中国的端午节期间举行。”
如果追述韩国江陵端午祭的原型,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在韩载了对“端午”的解释,这种解释和中国人的观念是一样的。
如韩国也称五月初五日为“重午”、“重五”、“端阳”、“五月节”,韩国特有的词是称“端午”为“上日”,意为神的日子。
争了那么久,端午这个传统文化终于还是花落别家,对此,很多人都会觉得伤感,因为端午说不重视其实也是很重视的,说到端午就想起了屈原、粽子和龙舟,能够成为世界遗产,说明端午对世界文化都是有很深的影响的,正是基于这个因素,端午被韩国申请成功,这让我们这些屈原的后代感到悲哀。
不管专家学者对此做出如何“合理”的解释,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端午节毕竟起源于我国,后来才传入韩国,在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上,让韩国端午祭“捷足先登”,足以“刺激”并“警醒”国人:必须高度重视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必须大力加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保护。
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一事件标志着我们传统文化正在面临某种危机。国民的反应是一个民族在文化层面必然的心理反弹,是一种文化自保的机制。
真正的传承传统,做到“薪火相传”,把节日实实在在地过起来;其次是让传统节日尽快列为国家公众假日,让人们有时间和精力来尽情享受节日的文化和快乐。
韩国在经历了与中国“端午节”申遗之争后,韩国的一位学者又论证中国的炎帝、蚩尤、夸父等形象是出自韩国的神话。
并说孔子、李时珍、孙中山等都是韩国人,甚至连汉字也是韩国人发明的!我们不禁要问:他们为什么不使用汉字而使用韩文呢?
案例二:“争名人”和“争祖宗”
一、争名人
大舜之争:舜耕历山的典故,本出自山东省济南市。目前,自称舜耕过的历山已达20多座。其中争议最大的是山西省的永济市,他们干脆建了一个“舜城”以示其正宗。
老子之争:今年3月22日是老子诞辰2579周年纪念日。河南省鹿邑县举办国际老子文化节,而甘肃省临洮县则规划建设计有老子博物馆区、祭祀广场区、老子飞升纪念区的老子博物馆区。安徽省涡阳人也在开发老子文化“使人一到涡阳就有身处老子故里之感。”
韩愈之争:韩愈陵园位于河南省孟州,现河北省昌黎县与秦皇岛市又以“韩愈故里”为由在开发“韩愈经济”。
花木兰之争:河南人说,木兰故里在虞城;安徽人说,木兰家在亳州;湖北人说,木兰为黄陂人氏。除此之外,木兰故里还有陕西延安说、河北完县说等多种。
曹雪芹之争:曹雪芹的故里究竟在辽阳、丰润和山东临沂?三地各有说辞。
除名人被争之外,就连传说中的人物和虚构的故事也被众人疯争恶抢一番。如安徽人抢西门庆和潘金莲,河北人抢武大郎,以及孙悟空、董永和七仙女等,也被争来抢去,睹此,情何以堪 ?
二、争祖宗
盘古之争:河南省桐柏县搞了个“中国盘古之乡”,沁阳县继而搞了个“中国盘古圣地”,并把原陈庄乡改称“盘古乡”。
黄帝之争:原来祭祀黄帝在陕西省黄陵,近来河南省新郑也在祭祀黄帝,继之,河北省涿鹿也建了一处纪念黄帝的处所。
8月中旬以来,央视4套节目播放了湖北省安陆市“李白故里”形象宣传片,引起“李白故里”四川省江油市的不满。
江油市已分别向央视与安陆市方面发函,要求立即修改或停播该广告,停止名誉侵权。江油市政府法制办还表示,本周内将给安陆市发去律师函,不排除最终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城市名誉权的可能性。
问题
1、我们的家乡是否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2、这些地方为什么要争名人,争祖宗?
3、这和我们所学的民俗学有什么关系?
本节所学理论:
1、什么叫民俗学
2、民俗学作为学科,在国内外的发展史。
第一章、民俗的定义及发展
以钟敬文为代表的定义:
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文化生活。
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
钟敬文(1903 -),
广东汕尾海丰人。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和民间文学、民俗学的研究和创作工作,贡献卓著。是我国民俗
解释民俗学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