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儿童唐诗三百首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李白.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儿童唐诗三百首: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李白
【作品简介】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由李白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首诗是咏叹庐山风景的奇绝,巡游飘然,猛发学道成仙之欲望,并进而邀请同伴。诗分四段。首六句为第一段,是序曲。以楚狂自(15)黄云:昏暗的云色。


(16)白波九道:九道河流。古书多说长江至九江四周分为九道。李白在此沿用旧说,并非实见九道河流。雪山:白色的浪花。
(17)石镜:古代关于石镜有多种说法,诗中的石镜应指庐山东面的“石镜”——圆石,平滑如镜,可见人影。清我心:清涤心中的污浊。
(18)谢公:谢灵运。
(19)服:服食。还丹:道家炼丹,将丹烧成水银,积久又还成丹,故谓“还丹”。
(20)琴心三叠:道家修炼术语,一种心神安静的境地。
(21)玉京:道教称元始天尊在天中心之上,名玉京山。
(22)先期:预先约好。汗漫:仙人名,一云造物者。九垓(gaī该):九天之外。
(23)卢敖:战国时燕国人,周游至蒙谷山,见一奇怪之士迎风而舞。卢敖邀他同游,那人笑着说:“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不行久留。”遂纵身跳入云中。太清:太空。

【韵译】:
我原是楚国的狂人,高唱凤歌嘲笑孔丘。
手执神仙的绿玉杖,早晨我辞别黄鹤楼。
为着寻仙,我遍访五岳不辞遥远,终生中,我最爱好到名山去游览。
庐山高耸,与天上的南斗星靠近,五老峰的九叠屏,好象云霞绽开,山影湖光相衬托,青黑绮丽俊秀。


金阙前香炉峰和双剑峰,高耸对峙,三石梁的瀑布,恰似银河倒挂飞流。
香炉峰的瀑布,与此遥遥相望,峻崖围绕,峰峦重叠直至天上。
青翠的山色映着朝阳,红霞更加绚丽,在鸟飞不到的峰顶,俯视吴天真宽广。
登上庐山纵览天地,才领会天地壮丽,俯瞰茫茫长江永去不还,流向东方。
万里黄云起伏,两岸的风光不断变幻,长江九条支流,翻滚着雪山般的白浪。
爱作赞美庐山的歌谣,诗兴都因庐山所触发。
闲对石镜峰窥看,我更加心清意畅,谢灵运当年游处,早已被青苔掩藏。
我早就服了还丹,对世俗毫无情念,心神安静了,就觉得仙道已经初成。
向远处看去,仙人们正驾驭着彩云,手捧芙蓉到玉京山,去朝拜天尊神。
我早与汗漫仙人,相约在九天之顶,心想接你这个卢敖,一起同游太清。

【讲解】:
这是一首纪游抒怀诗。通过对自我形象的描绘和庐山景物的生动刻画,表现了诗人晚年流放归来、政治抱负破灭后想要寄情山水的心境。
全诗共二十九句,大致可分为三个局部。前六句为第一局部,刻画出一个放纵不羁、好游山寻仙的自我形象。前两句以高唱“凤歌”嘲笑过孔子的楚狂自比,自剖心迹,其中包含着对政治前途的绝望及从政招祸的愤懑不平。诗人对被唐玄宗尊为文宣王的孔子直呼其名,显示出疏狂傲岸的性格。“手持绿玉杖”四句,以布满神话传奇颜色的笔触表述他的行程及来游庐山的缘由。诗人手持仙人所用的镶有绿玉的手杖,在晨曦中飘然离开黄鹤楼,来到庐山。由于终生好寻仙访道,游历名山大川,路途遥远也不以为苦。这既是诗人一生游踪的形象写照,也流露出他的潇洒自然的人生态度和高蹈遗世的隐逸情怀。


“庐山秀出南斗傍”以下十三句为其次局部,以浓墨重彩详细描绘庐山和长江雄奇秀美的自然景观。“庐山”三句,写出了对庐山雄奇瑰丽风光的俯视式的观感。庐山高峻挺立,直插云霄,山峰耸立有如屏风重叠,秀丽的山色象绽开的锦绣云霞。遍山青翠的树木,蓊郁的山影倒映在清亮明净的鄱阳湖中,湖光山影相互映照,将庐山衬托得格外明媚秀丽。“金阙”四句,实行仰视的观看角度,对庐山胜景作进一步描绘。金阙岩前耸立着两座顶峰,三叠泉瀑布三折而下,如银河挂于石梁,与香炉峰瀑布遥谣相对。那里峰峦重叠,山势高险得仿佛要刺破青天。诗人以跳脱之笔,将庐山的三处胜景绾合在一起,令人目不暇接。“翠影”二句写登临绝顶所见。旭日初升,海天红霞与青翠的山色相辉映,山势高峻,甚至连鸟也飞不上来,放眼东望,寥廓无际。诗人从多个角度,以错综之笔层层写来,将庐山宏伟秀丽的风光描绘得淋漓尽致,使人恍若身临其境。“登高”四句,写远眺所见的长江的宏伟气概。诗人登上庐山顶峰,放眼纵观,只见浩浩汤汤的长江奔涌东流,一去不返

儿童唐诗三百首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李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老狐狸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22-06-1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