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九运动
七年二班
I运动经过
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学生数千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抗 日救国示威游行。这就是”一二九”运动。这天,在黄敬、姚依林、郭明秋等共产 党员的组织和指挥下,北平参加抗日救国请愿游行的爱国学一二九运动
七年二班
I运动经过
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学生数千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抗 日救国示威游行。这就是”一二九”运动。这天,在黄敬、姚依林、郭明秋等共产 党员的组织和指挥下,北平参加抗日救国请愿游行的爱国学生涌上街头。警察当 局清晨即下达戒严令,在一些街道要冲设了岗哨。上午10时许,城内一两千名 学生冲破军警的阻拦,汇集到新华门前,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叩打倒日本 帝国主义!""收复东北失地叩打倒汉奸卖国贼叩武装保卫华北!”等口号,表达了全 国人民抗日救国的呼声。各校临时推举12人为代表,向分会代委员长何应钦递交请愿书,提出6项要求,何应钦却避而不见。请愿 不成,群情激愤。各校代表当即决定改为示威游行。大批警察手执大刀、木棍、 水龙,对付手无寸铁的爱国学生。爱国学生不畏强暴,队伍仍在继续前进。这时, 警察打开水龙,冰冷的水柱喷射在学生们身上,接着又挥舞皮鞭、枪柄、木棍殴 打。学生们与军警展开英勇的搏斗,有百余人受伤。游行队伍被打散。12月10 日,北平各大中学校发表联合宣言,宣布自即日起举行总罢课。一二九运动得到 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响应。天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杭州、西安、开封、 济南、太原、长沙、桂林、重庆等城市的爱国学生举行请愿集会、示威游行,或 发表宣言、通电,声援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一二九运动广泛地宣传了中国共产 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抗日主张,掀起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的新高潮。
|背景
日本于1931年占领中国东北后,继续向华北进发。1933年爆发长城抗战, 热河被日军占领。1935年6、7月间通过”秦土协定”控制察哈尔省。同年10月 指使殷汝耕在冀东建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国民党政府准备成立冀察政务委员 会。对应这一局势,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于8月1日,发表《为抗日救国告 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号召全国军民团结抗日救国。
|外围组织
1934年8月,中共北平市委被破坏。中共北方局指定北平团市委暂时代替 市委领导工作,负责人是王学明。团市委组织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委员包括王 学明、彭涛等人。中共的外围组织是北平民族武装自卫会,周小舟为负责人,成 员包括姚依林、蒋南翔、黄诚、吴承明等人。1935年8月,民族武装自卫会在 西山召开会议,参加者包括周小舟、彭涛、黄敬、郭明秋、姚依林等人,会上决 定发起成立黄河水灾赈济会。赈济会后在民国政府社会局立案,可公开活动。该 组织活动地点设于女一中。通过赈济会的活动,多个学校的学生被组织起来,共 募集了 2000多元,除了将部分捐款捐给山东,他们还留下约500元备用,这笔 钱后来用于一二九运动。
1937年,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115师部分干部在山西孝义碾头村合影。 前排左起:张友清、郭明秋、林月琴、王秉璋,中排左起林枫、杨尚昆、罗荣桓 后排居中者为115师343旅旅长陈光
北平各大中学校学生代表,在中共地下党的策动下,召开联席会议,秘密成 立”北平大中学校抗日救国学生联
一二九运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