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一年级上册《认识左右》教案苏教版.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6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年级上册《认识左右》教案苏教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相识0 教案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6——17页教哪些地方还能见到它?并试着想想它在此处表示什么意思?我们下节课再一起进一步学习“0”。一年级上册《相识线段》教案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相识线段》教案苏教版
教学目标:。初步相识线段的一些特征,能在一些简洁平面图形中识别线段,会数出简洁图形中线段的条数。会选择合适的工具画线段。2、使学生在注意体验、感悟学问的探究活动中,逐步建立表象,支撑理解,在深化相识的同时发展自己的数学学习实力。3、进一步培育对数学的新奇心,增加与他人合作沟通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教学重点:相识线段的特征。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学具打算:一根毛线,一把学生尺,一张正方形纸,教学过程:一、通过操作,初步相识线段1、感受线段的“直”。(1)出示跳绳和拔河的情景图。师:看,小挚友们在干什么?请问跳绳的绳子和拔河的绳子看上去有什么不一样?(沿绳子画出曲(直)线)跳绳甩出的绳子是弯的,拔河的绳子看上去是直的。(2)毛线由曲变直。A请视察你桌上的毛线,你发觉什么?B你有方法把它变直吗?试试看。学生自己动手拉直曲线。C(屏幕出示)讲解并描述: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板书:线段)学生齐说。今日我们就一起来相识线段。D追问:这样拉出来的线与原来的那根线有什么不同?(板书:直的)线段都是直的。2、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指名拉出一条线段)问: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放开一只手)现在毛线怎么了?(弯了)要让毛线再变直必需怎么样?(捏住线的两头把它拉紧)现在绳子又怎么样了?(直了)肯定要两头都捏住拉紧,两只手捏住毛线的两头在数学上叫做线段的端点。(板书:端点)学生读一遍。追问:请问线段有几个端点?(板书:两个)请大家拉出一条线段,同桌相互指一指对方手中线段的端点在哪儿。3、感受不同方向的线段(指名拉出一条线段,竖起来)问:看,线直吗?可以看成线段吗?它的两个端点在哪儿?斜着放,问:这可以看成线段吗?为什么?只是什么发生了改变?你会把手中的线段变变方向吗?自己试一试。4、感受线段有长有短。师:老师手里的线段和他手里的线段比,有什么不同吗?对,线段有长有短。那你有方法让老师手里的这一段变得再长一些吗?你来做做看。能再把你们手中的线段变短一些吗?试试看。师:我们两只手捏的地方也就是线段的两个端点分得越开,这条线段就越怎样?反过来呢?对了,线段有长有短,(板书:有长短)。5、抽象出线段的图形。小结: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有(长短)。那么请你来推断一下,下面那几条是线段?二、巩固线段的特征1、识线段。(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老师这儿有一些图形,哪些是线段,不是的说说为什么?2、找线段。A谈话:看来,小挚友们已经相识了线段,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能找到线段。请在我们的教室里,在你的身边找找看?B小挚友只要有一双擅长视察的眼睛就会发觉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能找到线段。三、由浅入深,巩固新知1、数线段。A谈话:其实有许多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就是由不同方向的线段围成的。(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请看,这些是什么图形?它们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请你用手势表示出来。B汇报时:请你来指一指?(老师指着其中一条线段)这条线段的端点在哪里?(老师指着与这条线段相交的一条线段)那么这一条呢?说明:当两条线段相接时,它们相接的那一点就是它们的端点。C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四边形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五边形是由五条线段围成的。你发觉了什么?那么有六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几边形?2、折线段(1)(取出正方形纸)正方形纸上有线段吗?有几条?在哪里?(2)请你拿出你的正方形纸对折一下,打开看看,纸上有线段了吗?在哪里?(实物投影出示)对,这条折痕也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请你指一指它的两个端点分别在哪里?(3)你还能折出一条比刚才那条短的线段吗?试试看。(实物投影出示)(4)下面请同桌两人各自折一条线段,然后两人再比比折出的两条线段的长短。3、画线段。(1)、尝试画那你会把线段画出来吗?你打算用什么工具画?拿出纸,试一试画一条线段。学生试画,老师巡察指导。(2)、沟通画法。说说你是怎么画的?依据学生回答师在黑板上画出线段。还可以怎么画?在画线段时你想提示大家留意些什么呢?(3)、再次画请你听了提示后再画一条和刚才方向不同的线段,看谁画得又快又好。请同桌相互观赏一下对方的画的线段,假如他画得很好,就竖起大拇指表扬他,假如有画得不太对的地方,也请你给他指出来。(4)、你还

一年级上册《认识左右》教案苏教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羹羹
  • 文件大小60 KB
  • 时间2022-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