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失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她是我的挚友(老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春夜喜雨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阮恒无私奉献的品行。
共 67 页
第13、14自然段:小男孩情愿这样做,因为她是我的挚友。
2.探讨相关的自然段归并为一个段落,为课文分段,并提示以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划分段落,再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4自然段):几名儿童在炮弹爆炸中死伤,一个小姑娘伤重,急需抢救输血。
其次段(第5~11自然段):阮恒情愿,医生抽了他的血。
第三段(第12~14自然段):阮恒表示,献血是为了挚友。
探讨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一个小姑娘在斗争的炮弹爆炸中受伤,急需输血。小男孩阮恒情愿献血,医生抽了他的血。他这样做是为了自己的挚友。
比较归纳后的主要内容和三个段落大意的原封连接有什么区分。由此应留意语言的简洁,避开重复。
(三)自由读课文。
其次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深化阅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某些语句的分析和理解,体会阮恒无私奉献的品行。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的动作、表情的语句,体会他当时的困难心情。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课文主要内容的归纳。提问:《她是我的挚友》这篇课文记述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记述了一个小姑娘在斗争的炮弹爆炸中受伤,急需输血。小男孩阮恒情愿献血,医生抽了他的血,他这样做是为了自己的挚友。)
(二)阅读、分析课文第一段。
故事是怎样发生的?读第一段,进一步了解事情的起因。
(一个小姑娘在炮弹中受了重伤,输血抢救燃眉之急。这就是事情的起因,也是这一段的段意。)
在争论事情起因的同时,顺便了解确认、休克、血型和未受伤的未,是否的否两个反义词的意思。可以在争论中自行解答,但要大家认同:
确认,明确承认小姑娘伤势严峻。
血型,血液的类型,分成四种。输血时,除O型可输给任何型,AB型可以接受任何型外,其它血型输血时必需用同型的血。
未,没的意思。
否,不的意思。是否,就是是不是。
再说明燃眉之急(答案见第一课时)
(三)读其次段,边读边思索:
阮恒是在怎样的状况下为那位受伤的小姑娘献血的?献血时,他有哪些动作和表情?这些动作和表情反映了什么困难的心情?
1.读第5自然段:
一阵缄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突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想一想,再解答:当女医生问孩子们谁情愿献血的时候,出现了一阵缄默。一阵缄默表明白什么?
(表明白几个没有受伤的孩子都在思索,是献还是不献,拿不定办法。)
就在大家一阵缄默之后,阮恒的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突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阮恒举手的时候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这一举一放,又一举,反映了什么内心活动?
(阮恒的小手举起来颤抖,说明他情愿献血,但由于心情激烈、惊慌,小手不由地抖动起来。一举一放又一举,反映他先情愿献;因为惊慌、胆怯 ,又不情愿献了;接着想到为了挚友,还是要献的。说明内心献与不献的思想斗争很激烈。)
2.默读其次段第8~11自然段,描写抽血过程中阮恒的表情、动作,体会他当时的心情是怎样激烈的?
提示:留意第8自然段,第9、10自然段,第11自然段,所写三个阶段阮恒的表情、动作是迥然不同的,是有很大改变和起伏的。看看有哪些改变和起伏?
(第8自然段是写医生抽阮恒的血的。从躺在草垫上纹丝不动,一句话也不说,看出
我不能失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