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绕城大道东段、兴乐路道路病害及绿化整治打捆项目设计说明.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绕城大道东段、兴乐路道路病害及绿化整治打捆项目 曲线半径300/1处,最小直线长度,最大直线长度。最大纵坡度,最小纵坡,竖曲线最小半径,竖曲线最小长度。全线平纵指标基本符合现行路线规范。本次路面改造平面测量与原设计偏移量小,拟合误差小,精度高,采用的线性指标高,对路面改造精度而言,足够反应纵断面设计情况。
路基现状
道路标准横断面
道路标准横断面宽度为60m:3m(人行道)+5m(非机动车道)+3m(侧分带)+16m(机动车道)+6m(中央分隔带)+16m(机动车道)+3m(侧分带)+5m(非机动车道)+3m(人行道)
路拱横坡度:%,人行道横坡为1%。
路基使用状况
经过现场调查,沿线路基整体稳定性较好,未发生剧烈沉陷等严重破坏,但通车运行以来,沿线少数路基路面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形与破坏。
路面现状
原路面结构
道路原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本项目位于公路自然区划V2区内,以设计弯沉值作为路面整体强度的控制指标,并对沥青砼面层及基层进行弯拉应力计算。
原道路车行道结构形式如下:
4cmAC-13I沥青砼表层
6cmAC-20I沥青砼上面层
6cmAC-25I沥青砼下面层
32cm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砾石基层
20cm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砾石底基层
15cm级配碎石垫层。
路面病害情况
通过对现场路面调查,道路主要存在病害包括龟裂、块状裂缝、横向裂缝、纵向裂缝、车辙、沉陷、修补等病害。
排水现状
道路路基、路面排水由市政排水管道构成,从现场情况来看,总体排水效果良好。
绕城大道东段、兴乐路道路病害及绿化整治打捆项目 S-0

设计方案
道路平面线形、纵断面及断面
道路平面设计
本项目均按现状道路改造,道理平面线性原则上按现状道路线形设置,与各道路交叉口也按现状设计。
纵断面设计概况
现状条件及相关制约条件
设计道路及与设计道路相交的路均为现状道路,道路竖向高程主要考虑与两侧建筑地坪标高的衔接。同时在进行纵断面设计时须考虑排水管线的高程及纵坡要求。
设计原则
①满足技术规范,即纵断面满足最小纵坡(%)、最小坡长满足规范。
②道路纵断面设计时,必须首先结合本片区排水系统,保证本道路的排水需求,再综合考虑其它因素。
③考虑现状地面标高,水泥路面改造需保证沥青砼最小加铺厚度要求。
④在保证工程的可行性、经济性的前提下,力求作到景观美化效果。
纵断面设计
①设计依据现状道路标高,结合两侧建筑标高、道路路面结构形式,满足排水及规范要求进行拉坡。
②将变坡点尽量布置在交叉口,以减少频繁变坡对行驶舒适性及路线整体感观的影响。
③对现状道路纵坡变坡点较零碎时,适当增加沥青砼面层下的整平层厚度以减少变坡点,从而保证道路美观及行车舒适。
④对于路面直接加铺沥青面层,理论上设计标高=现状标高+加铺沥青结构层厚度。注意保证路面的平整,起终点处与现状顺接。
道路横断面设计
道路横断面布置维持现状。车行道横坡为双向坡,%;两侧为绿化带。横断面维持既有道路断面不变。
道路标准横断面宽度为60m:3m(人行道)+5m(非机动车道)+3m(侧分带)+16m(机动车道)+6m(中央分隔带)+16m(机动车道)+3m(侧分带)+5m(非机动车道)+3m(人行道)
路拱横坡度:%,人行道横坡为1%。
路面病害维修设计
裂缝
对于未实施封缝处治或原裂缝处治不彻底的单条裂缝进行处治,应根据裂缝的类型、裂缝宽度、严重程度和规模等情况来进行处治,建议裂缝处治主要方案如下:
工况一:对于轻微的纵向疲劳裂缝,先将缝隙刷扫干净,采用热沥青灌缝,填入干净中粗砂并捣实,并及时将溢出的沥青及石屑、砂清除。对纵向裂缝灌缝后采用抗裂贴进行贴缝。
工况二:路面纵向疲劳裂缝,发展为轮迹处龟裂带的,按挖补逐层判断、处理,按车道宽度进行翻修挖补处治。纵横交错裂缝,应该把纵横相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处治,不应分开处理,并且根据裂缝的发展程度决定采用的措施,参照横向裂缝的分类方法进行处理。对于原路面翻修产

绕城大道东段、兴乐路道路病害及绿化整治打捆项目设计说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l201163zl
  • 文件大小266 KB
  • 时间2022-06-1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