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异国老学生
退休后,我应云南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之邀,给留学生们上汉语课。
这些年,昆明的外国留学生多了起来,不但有年轻学生,也有中年甚至老 年学生。年轻学生大多是为就业做准备,他们对考试非常重视,初级、中 级、高级,一级级考下来,慎之我的异国老学生
退休后,我应云南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之邀,给留学生们上汉语课。
这些年,昆明的外国留学生多了起来,不但有年轻学生,也有中年甚至老 年学生。年轻学生大多是为就业做准备,他们对考试非常重视,初级、中 级、高级,一级级考下来,慎之又慎,十分努力。但是中老年外国学生, 却根本不管考试那一套,他们学汉语大多是为了来中国旅游,便于交流沟 通。所以只要学会一点初级的会话,他们就会“现炒热卖”,马上运用, 丝毫也不在乎自己说的洋腔洋调是否惹人发笑,十分可爱。给他们上课, 我觉得非常轻松和愉快,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甚至会有许多意外的收获。
在这些中老年学生当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有很多,普怡怛就是一位。
普怡怛是她的中文名,大概50多岁。她穿着并不特别讲究,上身永远是一 件黑色的皮外衣,下面是深色毛呢长裙,即使最冷的冬天也是如此。有变 化的只是里面的毛衣,红色的、紫色的、橙色的:白色的,与黑色的外衣 搭配起来,也十分好看。她头上已有了白发,可她巧妙地把头发编起来, 一点也看不出痕迹。走路时她抬头挺胸,步子迈得很快,身子直直的,表 现出十足的欧洲人的风度。
我给她上汉语课是一对一的方式。第一次见面,我对她的名字就很感 兴趣,因为“怡”是怡悦、快乐,而“怛”则是忧伤、悲苦的意思,为什 么把这样两个意思完全相反的词放在一起呢?我问她是谁给她起的名字。
她说是她自己。我又问她为什么,她笑笑,反问我说:人的一生难道不是 愉悦与忧伤,快乐与悲苦相互交替的吗?我听了连连说是,暗地惊讶于她 的坦然与诚实。通过交谈,我才知道她是一名国际红十字协会的职员,除 了德语,她还会英语、法语、意大利语,甚至还有拉丁语。她曾在上海学 过一段时间的汉语,已有相当的基础,但意犹未尽,这次又利用休假,来 昆明继续学习。她现在继续学习汉语跟工作没关系,纯粹是兴趣,因为她 现在的水平已能应付日常交流与沟通。她说:“我喜欢汉语,喜欢那些可 爱的方块字,喜欢那些优美的发音以及它们所表达的各种意思。学习是一 种享受,是一种快乐! ”看她年过半百,仍有如此的学习热情,令我佩服。
最初她学的是初级教材《说汉语,谈文化》,主要讲中国的礼节。才 学了几天,她就不满意了: “这些内容太浅,我应该学一点有关中国传统 的东西。”我和她一起翻遍了图书馆里的汉语教材,她都摇头。只好领她 到昆明最大的图书城去,她一眼看中了一本《中华千年散文精华》。这本 书选的是从先秦两汉一直到现当代的名篇佳作,其内容博大精深,她一个 外国人,能读得懂吗?但她却毫不迟疑地买下了。
选好课本,我便开始重新教课。考虑到她的情况,我本想略过古代部 分,只讲现当代的文章。哪知她把书拿回去翻了翻,第二天跟我说,最好 从头开始。我心里又是一惊:第一篇是庄子的《逍遥游》,连中国人也不 一定读得懂,你一个外国人,真不知天高地厚。她似乎看出我的心思,笑 着安慰我说,试试吧,不行再换一篇。
我便开始给她讲:“北冥有鱼,其名为宜昆。宜昆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挎扶
我的异国老学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