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马克思《资本论》有感
我通过马克思《资本论》的学习,感触是比较多的,他主要的特点是汇集了 各家之所长,再加上他理解的东西,通过学习,给我的理解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这对我们以后更好的适应当代社会发展有很大的指导性作用。
其一,在劳动价值方式都不是“结晶体”,而是一个“变化的机体”。因而,人们认识 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变化规律的范畴,也不是永恒的,而是处在不断变化发展和 否定的过程中。有些经济范畴的内涵,会随着经济现实的变化不断更新其内容和 性质,有些经济范畴只说明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现象,随着历史的发展,实质上 它已不再适用,这时它只会作为人们认识经济现象的历史痕迹保留下来,而一些 新的经济范畴会代替旧的经济范畴。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是立足于商品经济社会的,劳动价值论是对商品经济 现实关系的一种理论反映。没有商品经济社会的存在,就不可能有劳动价值论。 我们应该看到,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是长期的、有阶段性的,这一发展过程必然 决定着劳动价值论要随着历史发展不断地向前推进。所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 是僵化的教条,而是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创新和发展马克思劳
动价值论是对商品经济现实关系的一种确切反映,是科学体系发展的必然途径。
其三,在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学说方面。他主要对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进 行分析,将社会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和和消费品的生产,他认为全部商品 的价值总量是同价格总量相符的,然后价值(社会的)可以变为价格(个别的),这 要经过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
其四,在关于地租方面。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大多数土地由少部分人占有, 所以土地资源面对工业化浪潮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现在农民把一部分工资交给 资产阶级,自己却当一个田户,这是小块土地所有制占统治地位的国家的谷物价 格低于市场价格所造成的,在资产阶级社会制度下,小块土地所有制,不断的衰 退,它排斥了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的社会形式、资本社会的积聚和大规模的 畜牧和科学的不断扩大等等。
其五,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马克思的工资理论直接点明了穷人 为什么永远是穷人的秘密。关于工资理论,我这里只说说劳动力价值的定义(没 有办法长篇大论)。这个定义很多人已经是烂熟了,不过,没多少人认真思考过。 这个烂熟的定义就是: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 价值。马克思紧接着这个定义,做了一些说明,指出:和其他商品不同,劳动力 的价值规定包含着历史和道德的因素。马克思的意思是:历史不同(气候、风俗、 习惯等),“必须的生活资料”不同;社会道德不同(隐性的社会规则),“必须的 生活资料”不同。这个说明不可小看,它直接点明了穷人永远是穷人的秘密。这 个秘密就是:穷人只能消费,不能让穷人有多余的钱(余钱有可能转化成资产)。 我们都知道,社会产品越来越丰富,工资水平越来越高,但是,工薪阶层还是工 薪阶层。为什么?穷人只有消费,没有余钱积累资产。工资很低时,我卖给你手 表、自行车;工资高点,我卖给你电视;再高点,我卖给你空调;再高点,我卖 给你房子;工资不够高?我提供贷款,让你以后的工资也不剩!!这些行为都是 自动的,为什么?从小就培养你的“消费观念”,到死都不教给你“投资观念”。 你见过学校教你怎么做老板吗?都是教你做个好雇员!!!长大后,没有固定的老 板(稳定工作)你还不
读马克思《资本论》有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