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力工程”之“与时俱进”
一发展是硬道理
自1994年上海市华阳街道推出“凝聚力工程”开始,16 年来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串百家门、知百家情、 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的传统。而正是这份坚持成就了华阳 街道的凝聚力工程一直保持“凝聚力工程”之“与时俱进”
一发展是硬道理
自1994年上海市华阳街道推出“凝聚力工程”开始,16 年来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串百家门、知百家情、 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的传统。而正是这份坚持成就了华阳 街道的凝聚力工程一直保持着不懈的生机活力和持久的生 命力。区政协主席陈建兴同志,作为最初华阳街道凝聚力工 程的创始人之一,在本次街道组织的青年干部培训中,为我 们讲述了 “凝聚力工程”的创建发展史,使我明白到:凝聚 力的发展更是与时俱进的。
弹指之间,“凝聚力工程”建设已走过了十多年的风 雨。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发展,华阳街道“凝聚力工程” 建设坚持秉承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理念,从关心困难群体 起步,向兼顾各类群体多层次需求拓展;从侧重于组织党员、 干部参与,向动员社会方方面面共同参与转变;从服务社区 居民为主,向协调整合社区内各类组织资源延伸。因此,随 着今年的“凝聚力工程学会”分支的成立,便更好的整合了 各类社区资源,提供一个信息即时共享的平台,为社区内的 单位和普通百姓牵线搭桥,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都能得到帮 助。
然而,在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群众的民主意识、 维权意识和法制意识的普遍增强,参与公共事务的要求也越 来越迫切。民主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更高境界。的确,“凝聚 力工程”是顺应潮流的,努力从群众在社区的不同利益中寻 找到结合点,满足共同需求,实现共同目标。
近期,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社会思潮也正相 互激荡,影响群众思想和行为的因素也越来越复杂多样化。 华阳与时俱进的“凝聚力工程”对网络影响力不回避、不放 任,充分利用“数字长宁”的先发优势,积极推进“数字惠 民”项目,为“凝聚力工程”添砖加瓦,插上了信息化“翅 膀”。
凝聚产生希望,凝聚迸发力量。
实践党的宗旨是“凝聚力工程”永恒的追求。作为华阳 的一份子,更作为处在“为人民服务”窗口的一份子的我, 有责任延续和发扬华阳凝聚力精神和文明,凝聚同事,凝聚 百姓,凝聚身边的每一个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 贡献。
华阳凝聚力工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