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在会计研究中的作用
一、信息不对称——会计博弈的动因
信息不对称是财务会计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根据这一观点,市场中买卖 双方各自掌握的信息是不同的,在效用最大化的趋使下,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便会 利用有利的信息使自己获利,而处于劣势信息,那么如何满足双 方的要求呢? 一个折衷办法便是制定有关规章制度,要求会计信息适度公开,即 在披露会计信息时,既要保证其真实性、可靠性、相关性,又要以不泄露企业商 业秘密等不可公开的信息为限,这便是博弈的一个“均衡点”。
在此要求下,披露虚假歪曲的会计信息将会受到处罚。上例中也即企业歪曲 披露下所得好处将减少为零,这样我们将重新得到一个新的均衡点BH(9,6),即 企业真实公开财务信息,而投资者据此作出买的决定。
三、合作博弈过程——代理理论
现实中更多存在的是合作博弈,因为企业自身便是一个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 契约关系的连结体,其中主要有两种类型契约一一管理合约及债务合约,这两种 合约也称代理合约。代理理论就是研究在这些合约下,各方参与者如何做出相应 对策,它也是博弈论的一种。
在一个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契约双方各自拥有的信息也是不对称的。作为 效用最大化的追求者,代理人并非总是以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作为其行为的最高 准则,因而为避免目标偏离过大,委托人便需对代理人设置恰当合理的激励与约 束机制,这将产生一定的代理成本,具体包括:委托人发生的监察费用,代理人
发生的约束费用,剩余损失。而且正如代理关系必然会带来代理成本一样,代理 成本也会带来相应收益,当代理收益超过代理成本时,代理关系才能得以维持与 发展。下面具体介绍两种特定的代理关系。
经营者与所有者的代理关系
对于经营者而言,由于其并不完全负担不合理行为所带来的成本,因而经营 者的行为有时会背离所有者的利益,造成企业财产的不必要耗费,产生“道德风 险”问题。在将问题简单化的情况下,作为代理人的经营者会面对两种选择:一 种是努力工作,对公司的每一分钱都加以珍惜;另一种便是消极怠工,浪费公司 财物。
为保证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需要公司的所有者做出相应对策,以减少这种“道 德风险”的存在。然而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公司的所有者不可能对公司的业务掌 握得面面俱到,而只能将企业交托给经理人员进行管理,那么,如何测量这些经 理人员的业绩,以促使其目标与所有者的目标相一致,对此,所有者可采取如下 对策:
第一,把经理人员的工资与企业的净利润挂钩,这样公司业绩的好坏将会影 响经营者的薪金报酬,从而促使其努力工作,提高公司利润。其局限性是,会造 成管理人员的短期行为,即为提高目前利润而采取一些对公司长期发展不利的行 动方案,如减少企业宣传广告费的支出、降低技术开发费等,无疑与所有者的利 益是不相符的。
第二,让经理人员持有公司的股份,这样将克服上述方法的弊端。但由于股 份常常发生波动,且有些波动超出管理者的可控范围,因而完全以股价评价管理 者业绩的观点也有失偏颇。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经营者与所有者都将会考虑到彼此的需要而进行博弈, 以达到均衡点一一管理者报酬=固定底限薪金+超额完成利润的一定百分比+ 公司的一定股份。
股东与债权人的代理关系
对于股东而言,总是希望公司的财富越多地从债权人手中转移到股东手中, 从而提高其对企业净资产的要求权。其采取的方法
博弈论在会计学方面的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