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九江外国语学校 丁淑梅
【教学内容分析】
(一)课程标准分析
课程标准中要求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规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九江外国语学校 丁淑梅
【教学内容分析】
(一)课程标准分析
课程标准中要求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这条标准,其中包含的具体要求如下。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归纳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即分别以副热带为中心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其中,南半球高纬度地区没有形成大洋环流,而是形成连续的西风漂流和南极环流(以地轴为中心)。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的基础上,可以把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模式化,以加强对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的把握,并为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打下扎实的基础。
,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气候、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海洋航行、海洋污染)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先给学生解释洋流的概念并介绍洋流按照性质的分类,接着说明洋流的主要成因与盛行风有关。之后,结合风带与洋流模式图总结和归纳了洋流的分布规律。最后,给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冬季分布图》,让学生读图思考的问题主要涉及洋流的分布规律和原因。
(三)学生基础分析
,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没有世界表层洋流的系统。但是学生通过对课外知识的阅读了解有洋流这一地理现象的存在。针对这一事实,《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以熟悉洋流的名称,。
:在通过地图归纳洋流的分布规律时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对洋流的主要成因的分析找不到突破口
【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准备】
(一)教具准备
多媒体平台、自制课件、穿着红蓝校服的同学们。
(二)学具准备
对比图1:以北纬60度(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北半球太平洋、大西洋中高纬度海区;对比图2:以北纬30度(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北半球太平洋、大西洋中低纬度海区;对比图3:以南纬30度(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南半球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低纬度海区;对比图4:以南纬60度(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南半球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高纬度海区。
【教学过程设计】
(一)展示地图,设疑导入

设置情境: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从英国的南安普敦港驶向美国的纽约港时遭遇了一座高达30米的冰山而被撞沉,1294人眼睁睁地随船下沉。
引出矛盾“泰坦尼克号” 没有驶入北极圈,那使得它沉没的冰山来自哪里?它又是怎样进入纽芬兰海域的呢?
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引出洋流,明确的定义──海水常年比较稳定的朝着同一个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全体朗读)
:寒暖流;按成因分: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儒林
  • 文件大小1.82 MB
  • 时间2022-06-2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