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防控措施
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一)隔离治疗病人和带菌者 隔离治疗菌痢病人和带菌者是控制传染源的有效措施。急性菌痢病人症状消失、 停药后连续 2 次(隔日)粪检阴性方可解除隔离;不具备细菌培养条件者,经 细菌性痢疾防控措施
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一)隔离治疗病人和带菌者 隔离治疗菌痢病人和带菌者是控制传染源的有效措施。急性菌痢病人症状消失、 停药后连续 2 次(隔日)粪检阴性方可解除隔离;不具备细菌培养条件者,经 正规治疗,待患者症状消失,大便正常 1 周后方可出院。对慢性痢疾患者和带 菌者应定期进行访视管理,并根据药敏实验选择敏感的药物给予彻底治疗后, 粪便培养连续三次(隔周一次)为阴性者,方可解除访视管理。
(二)做好疫点、疫区管理工作
1、划定疫点、疫区
(1)疫点:指与病人、疑似病人、带菌者同一大门出入的住户,或与其生活有 密切关系的若干住户。
(2)疫区:根据疫点的地理位置、水系分布、交通状况、自然村落分布、人群 生活和物资交往等情况,考虑菌痢传播条件和流行病学联系,判断受累地区而 划定疫区。一般在农村以一个或几个村、一个或毗邻的几个乡,在城市以居住 区、街道或居委会为单位划定疫区。
2、疫点、疫区的消毒工作 认真做好疫点、疫区内的消毒工作,特别是对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的吐泻 物和污染过的环境、物品、饮用水等进行消毒处理。疫点、疫区内的消毒包括 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随时消毒时要向被隔离的健康人培训消毒方法并使之掌 握。
(1)随时消毒
对于病人吐泻物,按 1 体积吐泻物加 1/5 体积漂白粉搅拌均匀,消毒 2 小时; 成型粪便可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便器可用1%漂白粉澄清液浸泡2 小时; 餐具首先煮沸消毒或流通蒸气消毒,也可用1%漂白粉澄清液浸泡 30分钟或煮沸 10 分钟;
残余的需要消毒的食物,%-%过氧乙酸溶液浸泡 10分钟,或1%漂白粉 澄清液浸泡 2 小时,或煮沸 10 分钟; 对需要消毒的衣物,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分钟或流通蒸气消毒 30 分钟;不耐热的毛衣、化纤尼龙制品可采取过氧乙酸熏蒸消毒。
地面、运送病人的交通工具等,%过氧乙酸拖地和 %过氧乙酸喷 雾(或擦拭); 疫点(疫区)内井水消毒,一般按每立方米加有效氯量为 2-6mg/l 的标准,结 合计算出的井水量,算出所需消毒剂的用量。将所需消毒剂放入碗中,加少许 冷水调成糊状,再加适量水,静置10 分钟,将上清液倒入井水中,用取水桶上 下振荡数次,30 分钟后井水即可使用。[圆井水量计算公式:井口直径( m)2
x X水深(m);方井水量计算公式:边长(m)X X水深(m)] 缸水消毒,按25 公斤水加漂白粉精片2睛计算,将漂白粉精片研碎后加少量水 调成糊状,倒入缸内搅拌,30 分钟后使用。 自来水水源受到污染可使用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消毒,其用量以水的受污染 程序而定,按使用说明书投放,一般在2-6mg/L,作用30分钟,消毒后测量余氯, -,即可饮用。
( 2)终末消毒
在病家向病 家属解释消毒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请病人家属与合开展工作, 了解患者发病时居住和活动的房间区域、触及物品以及吐泻污染
细菌性痢疾防控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