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神经系统第一节一神经系统的机能感觉机能: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的感受机能。运动机能: 高级机能:神经系统的高级整合机能。二神经元 1 结构 2 神经元的机能分类感觉神经元: (传入神经) 运动神经元: (传出神经) 中枢神经元:起联络作用。三神经突触 1 概念 2 结构 3 分类 4 突触传递的过程与原理突触后电位: (1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Na+ ,膜去极化。) (2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K+ 、 Cl- ,膜超极化。) 5 神经递质(中枢递质) 种类: (1 )胆碱类:乙酰胆碱( ACh ) (2 )单胺类: A :儿茶酚胺( CA ) 多巴胺( DA ) 、去甲肾上腺素( NE ) 肾上腺素( E)。 B: 吲哚胺( IA ) 5- 羟色胺( 5-HT ) (3 )氨基酸谷氨酸、甘氨酸、- 氨基丁酸、门东氨酸(4 )其它前列素( PG )、P 物质、组胺等。四反射活动 1、反射: 是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 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规律性的反应。 2、反射弧: 第二节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和感觉器官一感受器、感觉器官(一)感受器、感觉器官的概念和分类 1 感受器: 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 味蕾细胞) 2 感觉器官:除包括感受器外,还包括一些非神经性的附属结构。(眼睛) 3 感受器的分类: 内部感受器:存在于组织内部的感受器。外部感受器:分布于体表,感受外部环境变化。(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1 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敏感性最高的能量形式的刺激叫适宜刺激。 2 感受器的阈值: 能引起感受器兴奋的最小刺激量称阈值。 3 感受器的换能作用感受器把适宜刺激的能量转换为生物能量称之。 4 感受器的放大作用感受器在将刺激能量转换成神经信号时表现出不同程度功率放大作用。 5 感受器的适应二感觉的概念、种类及一般性质 1 感觉:是指主观上对单纯的刺激成分的认知作用。如:内外环境的适宜刺激感受动作电位传入大脑皮质,产生感觉。 2 种类: 3 感觉的性质: (1 )特殊感觉活力(2 )投射(3 )辨别阈与鉴别性(4 )敏感性与感受性(5 )渐增与渐减三躯体感觉和内脏感觉(一)躯体感觉(皮肤) 1 触觉与表层压觉 2 温热觉与冷觉 3 痛觉(为对损伤性刺激的反应。) 4 深部感觉(二)内脏感觉内脏痛: 特点: 牵涉痛:内脏病变时引起机体不同部位的疼痛。产生的原因: 1 )会聚学说:患病内脏和牵涉痛皮肤区域的传人神经纤维进入脊髓后会聚到同一后角神经元, 并由同一上行纤维上传入脑。由于日常生活中能意识到的疼痛多来自体表, 而内脏痛很少发生,所以将此时来自患病内脏的传人冲动误认为来自体表,产生牵涉痛。 2 )易化学说:患病内脏和牵涉痛的皮肤在脊髓内的两个中枢相距甚近,来自患病内脏的传人冲动可以经侧支提高邻近脊髓中枢的兴奋性, 即产生易化反应, 以至正常时不易引起痛觉的轻微刺激通过皮肤传人神经,使其脊髓中枢发生更大兴奋,上传冲动增强。第三节特殊感觉一嗅觉和味觉(一)嗅觉 1 嗅觉的感受细胞------ 嗅细胞存在部位:鼻腔上端的嗅粘膜中。 2 嗅细胞的结构: 嗅细胞呈杆状, 其远端向上皮囊面的粘液伸出 5~6 根嗅纤毛, 另一端变细, 成为无髓鞘神经纤维。 3 产生嗅觉的原因: 在嗅细胞的纤毛表面膜上具有对某种分子结构有特殊亲和能力的
第九章 -师长教师 神经系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