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傅雷家书读后感 傅雷家书心得感悟.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Word
— 2 —
傅雷家书读后感_傅雷家书心得感悟
傅雷家书读后感1
爱,是一望无尽的大海,看不到源头,看不到终止;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流露在在言语中,穿行于行动中。《傅雷家书》中是父亲对儿子爱在那字里行间隐蔽。
线索——(故事)的背景。在比较开头,傅聪为追求自己的幻想奔赴外国求学时,傅雷和妻子用温柔贴切的口吻,仿佛近在咫尺地在与孩子谈天,字里行间透露着他们对傅聪的思念,还时而不经意暴露出傅雷因对傅聪的生活和学业太过紧急而显得着急的口吻。
这时的故事背景一切都安好,感情也是那么纯真。可是读到1961年5月23日的那封信时,我总会感觉哪里怪怪的,细心摸索了一下便发觉傅雷的口吻变了,虽然表面上是一封再简洁不过的信,但是在写这封信时的背景是这样的——傅雷被污蔑且被错误批判。
傅雷当时的心境肯定是简单、混乱的,所以这封信也显得迷茫和硬板,傅雷似乎另有所思。惋惜的是,以傅聪从波兰出走英国为转折点,政治的包袱日重一日,傅雷和妻子朱馥梅比较后选择的结局,总让我心有所戚。
家书中,充分体现了傅雷严谨、仔细,一丝不苟,对儿子无私关爱,为人坦荡、秉性刚毅的形象;也充分体现了傅聪孝敬父母,喜爱音乐,心怀祖国的人物形象;傅聪的母亲朱馥梅在我眼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在傅聪还小的时候,她就像家庭的润滑剂,担当着傅雷的冲动怒火。
Word
— 6 —
傅聪大了,在海外(留学),作为爱子情深的母亲,端庄贤淑、温厚和善的慈母形象跃然纸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傅雷家书》以真挚的感情深深地打动了我,傅聪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感人至深。
傅雷家书读后感4
《傅雷家书》始终被中国的家长们认为是教育的宝典,简直是亲子关系的《圣经》。随着时代的变迁,万事万物都在变,但不变的其实只有中国式的教育和中国式的家长。
傅雷的愿望是让他的儿子傅聪成为一名精彩的艺术家——要超脱钢琴家的境界,成为艺术家。而傅聪本人的愿望,我们就无从得知了,究竟书里并没有收录傅聪的回信。从傅雷比关怀傅聪本人身体条件还要关怀他的演出状况和在钢琴学习方面的状况,我们可以合理推想傅聪并不想成为钢琴家:起初只是他的爱好,或者干脆是完全被逼迫的。而从傅雷一封接着一封(我的版本是按信件类型编排的,体现得不明显)的书信和每次有意无意地提起“要给我们多写信啊”的嘱咐中可以看出傅雷完全是一个自私的父亲,完全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假如傅聪不喜爱写信呢?假如他太忙而没有时间写信呢?假如是由于他病倒了,才没有时间写信呢?可见傅雷并没有深化思索这个问题的本质,而是像复读机一样督促。
傅雷说老舍的《四世同堂》写的不好,“发觉文字的毛病许多,不但修辞不好,上下文语气不接的地方也许多。还有是硬拉硬扯,啰里啰嗦,装腔作势,……现在竟发觉他毛病百出。”请问您就写得比他好?我觉得您的家书才是“硬拉硬扯,啰里啰嗦,装腔作势”,还多一个“又臭又长”。看过《红星照射中国》的(文化)人都知道斯诺在开头那一段一长串问题是想吊起读者的胃口,但疑问过多过长,效果适得其反。傅雷也运用了大量如是的疑问段,常常一写就是几百字。我在看那些问号时,我甚至在想傅雷是不是一个被翻译耽搁的哲学家——估量苏格拉底都没有那么多问题要问。

傅雷家书读后感 傅雷家书心得感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aker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22-06-2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