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丁烷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学习用溴化钠,浓硫酸和正丁醇制备1- 溴丁烷的原理和方法
。
。两个烃基中有一个或两个是芳香烃基的为芳香醚
(aromatic ether )。氧原子与碳原子结合成环状化合物,通常称为环醚( cyclic ether )。
物理性质:
常温下,甲醚和甲乙醚是气体, 其它多数醚在室温下为无色液体, 有特殊气味。低
级醚易挥发,所形成的蒸气易燃,使用时注意安全。液体醚的沸点较同分子量的醇低, 与相
应的烷烃接近。
化学性质:
醚是一类很不活泼的化合物(环氧乙烷除外) 。它对氧化剂、还原剂和强碱、稀酸
或活泼金属都极稳定。但是在强酸条件下,醚可发生特有的反应。
①醚的质子化: 佯盐的生成
3
醚键上的氧原子有未共电子对, 能接受强酸中的质子 (H+ ),以配位键的形式结合生
成佯盐。 佯盐不稳定,遇水分解,恢复为原来的醚。 利用醚能溶于冷的强酸,而烷烃或卤
代烃与冷的强酸不反应,可区别醚与烷烃或卤代烃。
②醚键的断裂
在加热条件下,醚与氢碘酸反应使醚键断裂。 醚键的断裂有两种方式,通常是含碳
原子数较少的烷基形成碘代物。 若是芳香烃基烷基醚与氢碘酸作用, 总是烷氧基断裂, 生成
酚和碘代烷。
③过氧化物的生成
醚在空气中久置, α-H 易被氧化,生成醚的过氧化物。过氧化物不稳定,受热易分
解而发生爆炸。 蒸馏醚时不可蒸干, 以防止爆炸。 检验醚中是否有过氧化物,加入酸性碘化
钾振摇, I2 遇淀粉变蓝。加 FeSO 4、Na 2SO 3 还原剂可除去过氧化物。棕色瓶储存醚。
、正丁醇
1)CH3CH2CH2CH2OH ,别称:丁醇、酪醇 ; 丙原醇,是一种无色、有酒气味的液体,沸点 °C,稍溶于水,是多种涂料的溶剂和制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见邻苯二甲酸酯)的原料,也用于制造丙烯酸丁酯、醋酸丁酯、乙二醇丁醚以及作为有机合成中间体
和生物化学药的萃取剂,还用于制造表面活性剂。
2)正丁醇的工业制法主要有发酵法、 丙烯羰基合成法和乙醛醇醛缩合法三种。 此外,由乙烯制高级脂肪醇时也副产正丁醇。
①发酵法
4
以谷物(玉米、玉米芯、黑麦、小麦)淀粉为原料,加水混合成醪液,经蒸煮杀菌,加
入纯丙酮丁醇菌,在 36 ~ 37 °C 进行发酵,发酵醪液经精馏分离得到正丁醇、丙酮和乙醇。
也可采用糖蜜作原料。
②羰基合成法
丙烯、一氧化碳和氢经钴或铑催化剂 (见络合催化剂) 羰基合成反应生成正丁醛和异丁
醛,经加氢得正丁醇和异丁醇。
CH3CH=CH2+CO+H2 ─→?CH3CH2CH2CHO+?(CH3)2CHCHO
CH3CH2CH2CHO+H2 ─→CH3CH2CH2CH2OH
CH3)2CHCHO+H2 ─→(CH3)2CHCH2OH
在用钴催化剂时 ,反应在 10 ~ 20MPa 和约 130 ~160 °C 下进行,生成的正丁醛与异丁
醛之比约为 3 。1976 年开始在工业上应用的铑络合物催化剂,使反应可在 ~ 3MPa 和
80 ~ 120 °C 下进行,正丁醛与异丁醛之比达到 8~ 16 。
加氢可在气相用镍或铜作催化剂, 也可在液相用镍作催化剂下进行。 如果在高温高压下
加氢,则一些副产物分解也可得丁醇,产品的纯度可提高。
③醇醛缩合法
由两个分子乙醛,经缩合并脱水,可制得的巴豆醛在镍铬催化剂存在下于
180 °C 和
加氢生成正丁醇。
CH3CH=CHCHO+2H2 ─→CH3CH2CH2CH2OH
在以上三种方法中, 丙烯羰基合成法由于原料易得、 羰基化工艺压力已相对降低、 产物
正丁醇与异丁醇之比提高以及可同时联产或专门生产 2 -乙基己醇等优点,
1-溴丁烷的制备精编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