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贵州黄岗侗寨.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贵州黄岗侗寨
黄岗大歌独具特色,多声部的唱腔调与其他侗族地区有很大差别, 侗民练就了一副高腔迤通的嗓音,其大歌带有浓郁的高山号子与稻田泥土 气息。
“官人”途经之地,碰到最多的还是“姑娘拦路”。抬轿队伍每走几 户,就有一群穿着盛装的姑娘殊到了 “隔 坡说话,见面半日”的地步,导致黄岗侗民练就了一副高腔迤通的嗓音, 他??创作出的大歌,更多的是高腔(高山号子音异)多声部,带有浓郁的 高山号子和稻田泥土气息。
侗族大歌在黄岗历史悠久,“饭养身、歌养心” 一直是侗民的口头禅, 全村上下,小到学语孩童,大至耄耋老人均能唱上几曲。无论大事小事, 黄岗人总会倾情歌唱,用歌喉表达自己的感情。对于他们而言,侗族大歌 早就不仅是音乐艺术,更是侗族文化及其精神的传承和凝聚。
两年一度“抬官人”姑娘拦轿,智取囊中之物
侗族大歌在黄岗的地位举足轻重,但侗民们大多不以大歌为生,很少 有人专门花时间练歌,而坝上围坐高歌的孩子们,都是在为明日的“抬官 人”活动做准备。“抬官人” 一般在春节期间“月也”中进行,“月也”意 为“集体作客,,,是侗族人民特有的传统民族习俗,以寨子青年男女为主 体,带着数十或数百人的侗歌队、戏班子和声笙队到另一个寨子去春游、 作客,主人则杀鸡宰牛、饮酒欢歌,盛情接待他们。而“抬官人”则为整 个“月也”集体活动中的高潮部分。我到黄岗时正值春节,目的正是参与 这两年一度的盛会一一“抬官人”。
传闻,“抬官人”起源于一位黄岗官员吴志和,他臂力过人,武艺超 群,不仅斩杀了为害四方、祸乱百姓的白蛇精,还单枪匹马与洛寨数名身 怀绝技的武士激战,调解了六洞郎寨与洛寨的山林纠纷。由于吴志和为官 正直,除强扶弱,深受百姓爱戴,为了感谢他的恩德,在正月初七这天, 百姓抬着他走街串寨,接受当地人参拜。此后,这项活动流传至今。
“抬官人”当天,随着三声地炮巨响,活动正式开始。活动中的“官 人”大多数由孩童扮演,小“官人”们身着华丽官衣,骑在稻草扎制的马 形滑竿上,正襟危坐。每副滑竿由4个成年人抬着,陆续向寨子的广场集 中,待到“官人”齐聚,再绕着寨子游行。几十副滑竿排成一列,长长的 队伍,在寨子中浩荡穿行。而“官人”身后还跟有众多“随从”,“随从” 们的装扮奇形怪状,或赤膊露体,或衣衫褴褛,或脸抹锅烟、石灰,或身 画青龙白虎,或饰演兵匪乞丐,或装扮妖魔鬼怪……每个形象都趣味无穷, 令人啼笑皆非。除此之外,队伍的最后,还赘着一大批衣着靓丽、银饰闪 烁的年轻姑娘,她们手撑花伞,逶迤而行,场面甚是壮观。
在“官人”行进途中,常有“百姓”放鞭炮、吹芦笙、斟茶送水迎接, “官人”饮茶完毕,即赠红包礼金以表答谢。不过“官人”途经之地,碰 得最多的还是“姑娘拦路”。抬轿队伍每走几户,就有一群穿着盛装的姑 娘,以歌拦路,智取“官人”囊中之物。每当姑娘们唱完一曲,“官人” 就要将钱递出。能歌善唱的姑娘接踵而来,歌声此起彼落,“官人”递钱 不迭、应接不暇,旁观者连声喝彩、赞叹不已。一时间,欢笑淹没了寨子, 快乐和幸福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当所有的队伍完成游行、集结
到寨子广场后,整个活动达到了高潮。芦笙奏起、鞭炮磨啪,轿子队伍和 撑着花伞的姑娘围着中央广场旗杆旋转,整个寨子随之沸腾。置身其中的 我,此时此刻完全被眼前的一切所震撼,沉醉在黄岗侗民的快乐和幸福中。
黄岗“喊天节”

贵州黄岗侗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ppccc8
  • 文件大小87 KB
  • 时间2022-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