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数学教学论文.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误区与思考
摘要:正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更有效地投入到学习当 中来,也是我们数学教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 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培养学 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要问的问题,这样绕圈子的所 谓情境实在多余而繁琐。我们看到,许多时候,我们的老师还津津乐 道于这样的“情境”,自以为是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应用能力, 其实,既浪费时间,又窒息学生本该活跃的思维。
3、不顾学生实际水平的“挑战性问题”。
情境创设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任意拔高了学生对问题的 兴趣程度。如教学“一笔画”问题,教师设计了一座居民小区平面图, 让学生设计一个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路线。看上去,情境创设合情合 理,因为在成人的思维中,这样效率最高,自然也就是最优化的设计。 但孩子却不这样想,为什么“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他可能对此不感 兴趣,至少在他没能理解其中的意义时,他是不会充分投入进去的。 而有位教师却是这样设计的,用一笔画画出了一匹马的图案,然后问: “你能画出来吗?试一试。”在学生实践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出 问题:再想一想,你能发现什么规律?这样的设计学生很容易发现“一 笔画”的含义,能吸引学生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与生活常识相悖的“杜撰”。
情境内容不符合生活实际中的基本事实,是为创设情境而随意杜 撰出来的。如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教师设计一个情境:“一块 长方形玻璃打碎了(如下图),要想配上新玻璃,该带哪一块去? ” 实际上,我们去划玻璃需要带一块大玻璃吗?当然不要。有位老师在 教学“几和第几”时,创设了一个动物跑步竞赛的动画情景,结果是 小鸡第一,小鸭第二,小猫第三,小狗第四,许多同学当即表示不同 意,认为小狗跑的最快,应该小狗第一。虽然这是假设的情景,但“虚 拟”不等于“虚假”,虚拟的情境也应该符合起码的生活逻辑。
5、多媒体呈现的“实验操作”。
创设情境一味注重于使用多媒体,以致忽略了学生内在的发展需 要,其实,创设情境不只局限于多媒体,语言、实物操作、游戏甚至 教师的手势、体态,都可以成为一种情境。更重要的是,并不是所有 的情境都适于用多媒体。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某位教师用多媒体电脑 生动地演示用等底等高的圆锥杯向圆柱杯中三次倒水,恰好倒满的过 程。但我想,如果这里,让学生先自己亲自动手量一量,理解会更加 深刻。可惜的是,多媒体的使用,替代了学生的亲身体验,对于学生, 只能是隔靴搔痒了。
二、两点思考:
“创设情境” ?
以上出现种种现象,问题绝不是出自偶然。从表面看,是教师挖 掘教材深度不够,导致创设情境流于形式。实质上,我们看到许多课 堂都有这样的倾向:先创设一个所谓“情境”,再钓鱼式地引出问题, 然后就将“情境”抛在一边,直接去解决“问题” 了。“情境”其表, “灌输”其里。实际上,还是一个观念问题。这就要我们反思一下, 我们为什么要“创设情境”,或者,“创设情境”应达到什么样的目 的?仅仅是为了给传统教学“包装” 一下,给传统教学加点“味精” 吗?我想不是,“情境”作为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价值至少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需要。把学生引入 到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去,自然地生发学习需求。(2)引导学生体验 学习

数学教学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tteee8
  • 文件大小87 KB
  • 时间2022-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