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状况及原因调查报告
生物与环境工程系 建 1202062008
一、 调查目的
对水污染状况及原因的深入调查与了解。
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水污染情况以及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提高小组成员的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二、 剧了水体污染。
四是城市生活污水与其农业生产环节产生的污水。沿岸主要城市 有和,在近些年大力进行大拆迁大建设来追求最终的大发展,城市人 口、工业生产规模逐年扩大,而与此同时产生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 生产环节产生的污水也在逐年增加,从一定程度上来看,的污染程度 与的发展是同步的,但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在治理之责任分担上,承 担的相对其所排放的污染小很多。
来源于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有的污水处理厂建 设进展不够理想,管网不配套。有的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建设已成, 但运行不正常,与国家的要求差距较大。部分地区生活废水处理缺乏 相应的措施,部分地区工业结构性污染仍很突出,排污量远远超出环 境容量。
污染的应对对策
污染已经严重制约了该地区域的经济发展,影响到区域人民的生产和 生活。为了控制的富营养化污染,改善水质,省在制定环境保护“八 五”计划和省碧水工程计划(
1991—1995)时都把的富营养化防治作 为计划的重点容。由于“八五”期间,我省对环境污染防治的投入较 少,流域的大多项目未能按计划实施,“九五”期间,省政府批准实 施了《流域“九五”水污染防治计划》(1996—2000),在亚洲开发 银行(ADB)和国家开发银行的资助下,污染防治的投资得到保障, 因此,水污染防治计划执行的较好。“十二五”以来,深入实施流域水 污染防治规划,步步为营,孜孜不倦。去年,更是建立了力度空前的 “河长制”治水新模式,各县市区党政部门主要负责人亲自担任“河段 长”,以“一票否决”的严规铁纪,以“一抓到底”的铁腕魄力,开启了 全方位、立体化的治水新征程。
1、 严格控制点源污染
点源污染是造成富营养化的外因。市从1997年起,对全市污染 负荷85%以上的52家水污染企业和32家水泥企业进行限期治理。1999 年底,上述52家企业全部实现了达标排放;日处理污水能力6万吨 的市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中。
2、 加强水体交换
2000年2-8月,流域雨水较少,水位较低。市利用风能从抽水 一亿多立方米进入长江,, 江占现有水量五分之一。这一人工交换江湖水体的举措,明显的改善 了水质。
3、 疏控污染底泥
污染底泥不断释放污染物质,加剧了水体污染,是污染源之一。 从1999年底开始,,对市区沿湖221万立方 米污染严重的水域底泥进行疏挖。工程总量为300万立方米。目前已 完成工程量60万立方米。整个工程在2001年6月完成。
4、 投放食藻鱼,禁湖休渔。
生物操纵主要是通过放养链、鱼类,吞食蓝藻,以减轻水体氮磷 污染负荷,控制水体营养化。
5、 建设沿湖生态带。
从1999年12月开始,。首先在饮 用水源保护区建设湖滨带生态恢复工程。整个工程结束后,有效的减 少入湖污染负荷;恢复植被和生物多样性;控制沉积和侵蚀,净化水 质。
四、对水污染的建议
一是要从思想上要认识到位,真正落实保护环境的各项政策。各 级党委、政府和有关
巢湖水污染状况与原因调查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