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专业的艺术实践教学
王 颖
本文重点分析了现在美术学的专业教学中,艺术实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绘画与考察有效融合、实践教学手段和方式拓展、加强感性教学等教学改进建议,保障艺术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
随着社会
美术学专业的艺术实践教学
王 颖
本文重点分析了现在美术学的专业教学中,艺术实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绘画与考察有效融合、实践教学手段和方式拓展、加强感性教学等教学改进建议,保障艺术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
随着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很多专业毕业生需要具备更多的实用技能,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美术学是一种艺术性学科门类,这个专业学生需要更多的实践,才能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这个专业艺术方面的实践主要集中在绘画能力、艺术考察等主要课程设计之上。然而现在一些学校还没有适应社会对美术专业应用型教学的需求,艺术实践存在很多的困难和不足。
一、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相对落后
由于现在一些高校里对于美术的教学手段缺少革新意识。一般教师就是进行理论讲解之后,学生开始绘画练习,绘画技巧很多需要在实践中,教师进行点拨,才能实现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一些艺术实践课由于考核的形式相对比较
灵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任务不是很重,很少有新的教学理念引入,都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考试一旦结束,这门课程也就结束了,实践课程的教学没有实现学生理论知识更好的理解,实践能力更好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面对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学习兴趣难以被调动,很所学生出现了厌学的情绪。整个教学过程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素养没有得到提升。
(二)艺术考察难以起到更好的作用
一些学校认为,艺术考察就是建筑的艺术性进行评价,就是对墓陵、博物馆进行学习,这是相对片面的,这种艺术实践课程更多地是对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目前,这一实践环节教学方式和手段没有推陈出新,失去了艺术实践的作用和意义。
(三)艺术实践出现了形式大于内含
由于实践环节考核学生学习效果难度较大,一些学校干脆就降低了实践环节的教学考核要求,使得学生更加不重视艺术实践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实践课程都是形式大于内含,实践过程没有过多的内含要求,部分教师存在教学应付现象,由于考核难度不大,外在的压力进一步降低,学生更加没有约束,造成他们只记得去哪参观过,但是想不起了这一参观的目的。
二、教学探索的建议
(一)将绘画与考察有效融合
绘画和考察都是美术专业的艺术实践环节,在教学过程中,两者存在一定的联系,首先对于各种建筑的鉴赏、美术作品的分析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情操,
俗话说:“见得多,视得广”有了开阔的眼界,学生在进行绘画实践练习的时候才能有更多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绘画手法上才能有更好的思考。也就是艺术考察时绘画写生的基础和条件;绘画写生更好地反映了学生对于艺术考察作品的理解,是艺术考察的表现方式。例如对于到皖南的西递宏村进行艺术考察之后,对于人文精神有了更多的思考,这些思考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绘画作品,学生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将更加强调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解,这些作品将进一步反映学生对于徽派建[]筑的思考。
(二)拓展实践
美术学专业的艺术实践教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