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问题学生教育转化案例.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问题学生教育转化案例顾小东,男, 19 岁,籍贯武义,高二时被** 中学劝退,由我们学校的老师介绍转入我所在的 3+2 大专班, 性格粗暴, 沉迷网络, 谈恋爱, 打架斗殴, 顶撞老师, 经常违反校规校纪, 学习成绩很差并极度厌学, 属于典型的“问题学生”。家长特别是母亲对他从满怀希望到极度失望, 经常对他唠叨, 小东感觉极其烦躁, 原本准备辍学在家, 为了躲避父母的责骂选择了继续混在职高。转来的第一个星期小东叫参与打群架,在教室抽烟被政教处抓住,夜不归宿……几乎把所有够得到处分的事都犯了一遍。班上的同学和任课老师对他极是不满, 我也很是头痛,看着三项竞赛的名次从前三掉到后十名,我开始后悔接了这个学生。于是, 我试着去探小东母亲的口风, 能否让她把小东带回家去教育。没想到, 刚一“汇报”小东在校一个星期的表现, 小东母亲就声泪泣下地说:“老师, 你再想想办法吧, 我是真没有法子了啊,他如果回家,只有进劳改队一条路咯”。也对,才来了一个星期就那么沉不住气,这小东是不是想引起我这个班主任的注意呢, 因此我决定给自己一个机会, 也给小东一段时间和新的环境磨合。首先,我对小东进行了分析: 1 、客观原因(外因): 从家长以及原先学校的班主任、任课教师处了解到一些信息分析, 学校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更多的表现在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以及行为的约束管理方面,对于“不良行为现象”背后深层次的诱因缺乏深入的、连续性的调查分析。表现在班主任工作方法上就是追求立竿见影, 缺乏耐心和有效的方法。以生硬的管理模式对待学生的粗暴态度, 引发了双方的极度对立,这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不足。小东的一些表哥表姐等亲戚, 很多都是在家庭的严格管教下培养成了大学生甚至是名牌大学生, 因此小东的家长很有压力, 渴望成功培养小东, 却忽视了现实的差距, 其实很明显小东的父母教育方法出现了问题, 最起码不能因材施教, 不实事求是。尤其在小东中考成绩出来后, 对小东挖苦, 责骂, 让小东的逆反心理愈加强烈。不良信息的引诱也是导致小东落后的重要原因。大街小巷里或明或暗的网吧, 报纸刊物对色情暴力毫不避讳的宣扬, 成人之间的谈话所表露出来的价值观世界观的扭曲等等都会对他的思想造成冲击。 2 、主观原因(内因): 小东由于沉迷网络和交女朋友导致在** 中学被班主任视为眼中钉, 后来自己觉得自己学什么都是没有希望了, 干脆“破罐子破摔”, 上课就睡觉或者聊天起哄等等, 下课就追逐打闹游手好闲。他给自己贴了一个标签---- “我是个坏学生”, 因为他自己心里很清楚自己的行为是不受欢迎的, 与那些“好学生”的行为标准是相反的。但是不甘心被遗忘和忽视以及“求取自由, 反抗压迫”的本能也促使着他用种种别人不敢做的逆反方式来提醒周围自己的存在。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 我总结出学校教育的不足、家庭教育的失败使小东的不良情绪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排解。不良信息的引诱顺应了他人性中堕落的一面。这一拉一推加速了小东的落后。同时, 和成人( 家长老师) 交往的挫折, 再加上来自同龄人群的舆论压力使他产生了一种自我否定的情绪。就是自己也觉得自己不争气, 导致大家都不喜欢自己。他非常缺乏自我认同感。于是就通过打架斗殴等逆反行为来表现自己的“能力”藉此来掩盖慌乱自卑的内心,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其次,我在班干部以及任课老师的帮

问题学生教育转化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69 KB
  • 时间2017-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