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美学是什么》读书笔记.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德国鲍姆加通“美学之父” 1750 年出版了《美学》,为美学第一次明确定义:“美学作为自由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论,美的思维的艺术与理性类似的思维艺术是感性认识的科学。”,这是历史上第一个关于美学的明确定义。 2. 1美学定名之初就是放在哲学门下,属于哲学一部分,这个定位决定了美学的学科性质和所属门类 2美学的定名把艺术和美作为核心,美学是研究艺术中作为感性认识完善的美。 3. 康德的三大评判: 1自然秩序的论证 2道德秩序的论证 3前两者协调关系的论证。 4. 三大批判: 1纯粹理性批判 2实践理性批判 3 判断力批判 5.[逻辑学—纯粹理性—思想—真哲学[伦理学—实践理性—意志—善[美学---判断力—情感—美 6. 中国美学特征: 1高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 2强调情与理的统一 3强调认知和直觉的统一 4 强调自然和人的统一 5 富于古代人道主义的精神 6 以审美境界为人生的最高境界。 7. 芙蓉出水与错彩镂金,魏晋时期开创了初发芙蓉为上,体现为自然平淡。 8. 希腊精神与希伯来精神:英国学者阿诺德看来,两种文明的基本精神尽管有相同之处,但在一些重要的方面是彼此对立互补的。 1希腊精神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完满”,而希伯来精神的最终目的是“人被拯救” 2希腊精神的最高观念是“按实物本来面目看待事物”,希伯来人认为“训诫和服从”高于一切 3 希腊人的支配性观念是“人的意识的自发性”, 希伯来人强调“良知的严格性”。双希精神为西方文明的源头。 :美是引起人们愉快的感性形式,具有普遍性;崇高体现为数量的崇高和力量的崇高, 数量的崇高包括体积无限大的对象,力量的崇高是那些拥有巨大威力和支配力的对象,如疾风暴雨, 山崩地裂等。康德发现,美的对象所引起的是快感,崇高的对象所引起的是一种由痛感转化而来的快感—数量或力量巨大的对象先是对人产生一种威胁而构成了“恐惧的对象”, 但它同时又唤起了人的理性和尊严,使人战胜了恐惧而升华了自我。 10. 优美的特征: 1优美是对象的完美,和谐与统一,带有静态的特征 2优美的对象具有特征性的形式和外观,如小巧,柔顺,完善,圆润等,凸显为一种令人喜爱的感性形式 3优美的对象的令人愉悦的,它招致一种主体向往,流连和被吸引的心理状态,使得主体趋向于接近的过程 4美感是单纯的快感 5优美的对象吸引主体,在欣赏过程中主体与客体渐趋同一, 最终达到主客交融。 11. 崇高的特征: 1崇高的对象充满了内在冲突和张力,具有不断运动激荡的特性 2崇高的对象体现出巨大,无限,晦暗,粗犷等,体现出某种反形式特性 3崇高的对象由于内在的矛盾和冲突,由于其反形式,造成一种开始拒斥主体, 尔后升华主体的转变过程 4 在崇高对象的欣赏中, 有一个从痛感向快感的转化 5 崇高的对象首先对主体造成恐惧,因而产生拒斥和威胁,进而唤起了主体自身的理性观念和勇气后,主体便超越了对象达到新的精神境界。 12. 西方的优美与崇高源于双希精神,与日神—酒神精神有关;中国的阴柔阳刚之美源于中国古代哲学的阴阳学说,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 13. 什么是艺术品: 1艺术从来被看做是一种手工劳作,与机械化流水线的成批生产的工业品截然不同 2艺术品是独具个性和风采的,艺术家的个性及其他所属的文化已经融入了特定艺术表现之中 3艺术品应是美的,应有足以打

《美学是什么》读书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47 KB
  • 时间2017-05-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