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培养塑造人格
周涵宇 “人将成为什么,取决于教育。”当前,我国正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广大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没有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就不能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才资源。基础教育应当帮助每一位学生健康习惯培养塑造人格
周涵宇 “人将成为什么,取决于教育。”当前,我国正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广大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没有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就不能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才资源。基础教育应当帮助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万丈高楼平地起,在小学阶段,教师不仅将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孩子,更应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及时加强教育和引导。让他们朝着正确的道路发展。
一、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注重循序渐进,合理强化一些习惯养成。
小学生的心灵是纯洁的,如一张白纸,可塑性大。因此,从小学生进入班级,就对他们提出的一系列要求,例如:必须按时到校,遵守纪律,团结同学,不要说谎,及时组织他们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做合理性的讲解河要求学生做到,使儿童行为逐步规范。养成教育应该分年龄、分年级提出具体要求:小学低年级以养成基本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为主;中高年级以较为复杂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为主;同时,逐步掌握各种基本的交往能力。劳动习惯的养成,要从自我服务性劳动开始,逐步地掌握各种交往能力。参与各种社会性劳动和掌握某种生产劳动,从而增强劳动能力,培养学生好的意志品质,使学生成为爱学习、热爱劳动的好儿童。实践证明:从培养习惯入手,结合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加强教育引导,是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也确实行之有效。
在养成教育前期,教师制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并及时检查,学生一般能做到,但需要老师不时地加以提醒,为了使学生逐步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变为自己的自觉要求,教师应当启发帮助学生自我监督,自我反省和自我激励。组织学生定期反省自己的言行,发现问题,自我批评,自我教育,发扬成绩,改进不足。对于中高年级学生来说,这种做法尤其重要。斯大林说得好:“之于我们,简直是和日光、空气和水一样重要。”
在养成教育中,教师根据儿童特点,开展内容丰富的活动很有必要。例如:引导学生课余读好书,唱好歌,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文明小公民,比谁爱劳动,比谁学习有进步,比谁心灵美,讨论什么是真正的美,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让学生既受益匪浅又影响深刻,这样不仅养成了好习惯,更为将来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做了充分的准备。
二、注重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先成人,后成才
健康的心理是所有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应以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得到发展形成健全的个性为出发点和归宿。一方面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各种优秀心理品质的培养;另一方面注重预防各种心理问题产生,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现在的小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容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虚伪、嫉妒、冲动等不良性格,在他们的学习、生活、活动中,也会遇到种种打击和挫折,从而造成忧虑、自卑、颓废、报复等情绪障碍,极大地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严重影响学生的进步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师应及时进行成功的心理治疗,使学生心情舒畅,乐观积极地学习和生活,成为健康的人。
三、师爱是学生成长的
习惯培养塑造人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