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
"爱莲说"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3、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
. z.
"爱莲说"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3、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重点:理解文章的主旨。
难点:托物言志、借花喻人和衬托的写法。
题解:"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在这里表示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一、学案引领,自主学习
1、读课文,注意以下加点字读音。
蕃〔〕淤泥〔〕濯清涟〔〕亵玩〔〕鲜有闻〔〕
2、加点词语解释
〔1〕得意者甚蕃蕃:〔2〕香远益清益:
〔3〕亭亭净植植:〔4〕后鲜有闻鲜:
〔5〕濯清涟而不妖濯:妖:〔6〕宜乎众矣宜:
〔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亵:
〔8〕晋渊明独爱菊独:〔9〕出淤泥而不染染;
3、重点语句翻译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 z.
3、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二、探究交流,展示合作
1.“水陆草木之花,得意者甚蕃〞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是全文的总提,为下文将要说到的“菊之爱〞“牡丹之爱〞“莲之爱〞本,是入题的准备。
2.“晋渊明独爱菊〞中“独〞字写出了什么.
一个“独〞字写出了渊明绝不随波逐流,遗世独立的人生态度。
3.“自唐来世人盛爱牡丹〞“盛〞字写出了什么.
强调喜爱牡丹的人数之多。暗含趋炎附势之风之盛和作者对此的鄙视。
4. “予独爱莲〞中“独〞字写出了什么.
写出了自己既不同于渊明也不同于世人的人生态度:既不愿像渊明那样消极避世,也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分别找出对应的句子,并说明其象征意义。
作者是从三个方面来描写莲的。
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
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
体态香气: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
香远益清:象征君子美名远扬,芳名远播
气质风度:亭亭净植:象征君子清高的美好姿质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象征君子令人敬重、不敢轻侮。
,作者如何运用了衬托手法衬托对莲的喜爱.
-
. z.
用“晋渊明独爱菊〞正面衬托“予独爱莲〞,用“世人盛爱牡丹〞反衬“予独爱莲〞。以表达对莲的喜爱之情。
“莲〞和“牡丹〞比照,其用意是什么.
批判贪图富贵、追逐名利的世风,说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
8.作者分别以三种花比喻哪三种人.
菊比喻隐士;牡丹比喻追
爱莲说导学案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