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如何区别文章主题中心主旨.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如何区别文章主题,中心,主旨用多种方法把握文章主旨现代文阅读中对文章主旨的把握是中考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几乎每一个语段阅读测试的最后几道题都会提出这方面的要求, 只是题干表述用语或设问角度有所不同而已。 2004 年中考现代文阅读《最完美的礼物》:“为什么说郭教授的‘骗局’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礼物’?”以对“骗局”内涵的理解为抓手, 考查学生对文本主旨的理解; 2002 年中考记叙文阅读《亲近自己的双腿》:“从全文看,题目‘亲近自己的双腿’的含义是____ 。”试题以文章标题为切入口,考察学生整体把握文本主题的能力。不仅记叙类文字如此,议论、说明类文字也是这样: 2005 年中考现代文阅读《为你打开一扇门》:“第④段中‘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中的‘这’指的是____ 。从全文看, 要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人不仅要有____ , 更要有____ 。”完成试题后, 去掉关联词和一些试题情景语言, 剩下的是“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 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 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要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人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 更要有丰富的感情”, 显然就是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阐明的见解。至于 2003 年中考《奥林匹克新格言》, 命题者干脆就直截了当地设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 ”。面对这类试题, 许多学生常常无从下手, 犹豫半天后, 只是随便地写下一个答案,其结果可想而知。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自己对文本主旨的整体把握能力呢? 首先, 必须清晰地认识, 现代文阅读材料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 许多试题都必须在理解整篇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才可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所以, 对文章内容的整体理解是准确把握文本主旨的前提条件。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是全方位的, 要遵循一定的顺序和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一般情况下通读记叙类文字要能回答这么几个问题: 什么人? 发生的是什么事? 是在什么时间和地点发生的? 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怎么样? 它们互相是怎样起作用的? 可采用由浅入深, 从先到后的顺序, 从文中采摘关键词句, 进行提炼、筛选、合并、浓缩,从而在整体上感知文章内容。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把握文章主旨: 由材料(情节)入手任何一篇文章总是通过某些具体的材料来表现文章主旨的。如 2002 年中考《亲近自己的双腿》: “第⑧段中说,车夫的那条独腿‘支撑起了他的人生和尊严’。从全文看, 车夫的‘尊严’具体表现在:⑴;⑵___ ;⑶___ ”。试题要求回答文章用哪些材料表现出了车夫的“尊严”,强调了材料与中心的联系。文章的主要话题, 也就是这篇文章所陈述的主要对象, 有时是一个人, 有时是一个事物, 有时是一种情感。如果你知道了整篇文章说的主要是什么, 那么你也就能根据自己的生活、阅读积累, 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感悟作者取舍材料的标准, 也就能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 为什么写这(些) 故事?这(些) 故事想告诉人们什么?文章的主旨自然也就包含在里面了。由文章的标题入手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文章的标题就是文章的眼睛, 它能帮助我们透过文章的内容看到文章的心灵———主旨。所以读文章可以以文章标题为抓手, 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 把握文章的主旨。 2003 年上海中考《成全一棵树》,标题既提示了文章的内容, 又蕴涵着文章的主旨: 孩子的汗水救活了一

如何区别文章主题中心主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r00b6
  • 文件大小101 KB
  • 时间2017-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