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钠血症
整理课件
低钠血症(hyponatremia)为血清钠<135mmol/L,仅反映钠在血浆中浓度的降低,并不一定表示体内总钠量的丢失,总体钠可以正常甚或稍有增加。临床上极为常见,特别在老年人中。主要症状为软弱乏力、恶心呕吐无电解质液体多也是一个因素。
整理课件
(4)药物引起的低钠血症:其机制是ADH为介导,或增加ADH释放,或增强ADH的作用。药物有:抗精神病药物,如百忧解(flexidine),含曲林(sertraline),替沃噻吨(thiothixene),氟哌啶醇(haloperidol),amitripine;与苯丙胺相关药ecstasy;某些抗癌药,如长春碱、长春新碱、大剂量环磷酰胺,卡马西平,溴隐亭,氯丙嗪,静注血管加压素和劳卡奈(lorcainide)。
整理课件
(5)ADH分泌过多综合征(SIADH)等。这类病人总体水量是增加的,尿中钠浓度[Na+]常>20mmol/L。
整理课件
这类低钠血症的病人虽然有总体钠增多,但由于体内有水潴留,故血钠降低
常见病因有: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肝硬化和心力衰竭。 。
整理课件
在心力衰竭中,心输出量减少,使平均动脉压下降,导致非渗透压性ADH释放增多,肾小管细胞中水孔蛋白(水孔素,AQP-2)表达上调,使肾小管重吸收水增加,血钠降低;心衰时同时有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和儿茶酚胺释放增多,使低钠血症进一步加重。肝硬化病人发生低钠血症的机制与心衰相似,所不同的是这种病人心输出量不是减少而是增加;增加的原因在胃肠道和皮肤存在多个动静脉瘘,使静脉回流增加所致。其他如ADH、儿茶酚胺和AQP-2表达上调则与心衰相同。
整理课件
肾病综合征病人由于有效血容量缩减,可引起非渗透压性ADH释放,水重吸收增加,从而导致低钠血症。在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常有肾组分钠排泄增加,加之肾脏排水有障碍,特别是当摄入水超过了肾排水能力时更易发生低钠血症,如同时摄入过多的钠则引发水肿。
整理课件
以上三种低钠血症都有血钠降低,但总体钠则不一定降低,由此可见,血钠低,并不经常反映总体钠的情况。就总体水而言,不同病因的低钠血症。总体水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少。对血浆渗透压而言,三种不同类型的低钠血症都是降低的,降低的程度则不相同。应当指出的是:临床上所见的低钠血症常非单一性,而是复合性的,诊断和治疗时应全面分析。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病理生理
低钠血症从病因来说,不外是钠的丢失和耗损,或者是总体水相对增多,总的效应是血浆渗透压降低(血钠浓度是血浆渗透压维系的主要成分)。失钠又常伴有失水,不管低钠血症的病因为何,有效血容量均缩减,从而引起非渗透压性ADH释放,以图增加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以免血容量进一步缩减。然而这种保护机制更加重了血钠和血浆渗透压的降低,这种代偿机制发生于有效血容量缩减的早期,当血[Na+]下降到<135mmol/L时,ADH释放则被抑制。
整理课件
正常时细胞内渗透压保持稳态平衡。当血浆钠浓度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细胞外水流血细胞内,使细胞肿胀,以致细胞功能受损甚至破坏,其中以脑细胞肿胀,可导致低钠血症最严重的临床表现。血容量缩减如果得不到纠正,则可使血压下降,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可导致肾前性氮质血症。
整理课件
诊断思路
,低钠血症的患者需测定血渗透压,若渗透压正常,则可能为严重高脂血症或少见的异常高蛋白血症所致的假性低钠血症。渗透压增高则为高渗性低钠血症。
整理课件
,容量低者低钠血症主要由体液绝对或相对不足所致。血压偏低或下降、皮肤弹性差以及实验室检查示血尿素氮上升、肌酐轻度上升等均支持该诊断。病史中如有胃肠道液体丢失、大量出汗、尿钠<10mmol/L者,提示经肾外丢失;尿钠>20mmol/L,有应用利尿药病史或检查有糖尿病或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则可确定为经肾丢失。
整理课件
3. 尿钾测定也很重要,高者常提示有近端小管或髓襻的Na+重吸收障碍,或者由呕吐、利尿药等引起;低者提示有醛固酮过低的情况。
4. 细胞外液不少且同时有水肿或第三间隙液体积聚者,低钠血症大多因心、肝、肾等导致水肿形成而致。
整理课件
5. 如无水肿,血压正常,同时无任何体液过少的迹象,低钠血症主要是由ADH分泌过多引起。
6. 如果严重少尿,血尿素氮、肌酐明显升高,尿钠排泄仍>20mmol/L者,为肾功能衰竭引起;
7. 如果尿渗透压明显降低(<80mOsm/kgH2O),且伴有明显多饮,则本病可能由多饮引起,常见原因为精神病或者服用某些导致严重口渴药物(如三环类抗抑郁药)。
整理课件
《低钠血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