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唐诗三百首-汉江临泛-五言律诗.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唐诗三百首-汉江临泛-五言律诗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

唐诗三百首-汉江临泛-五言律诗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汉江临泛 / 汉江临眺》译文及解释译文
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
远望江水似乎流到天地外,近看山色缥缈若有若无中。
岸边都城仿佛在水面浮动,水天相接波涛滚滚荡云空。
襄阳的风光确实令人沉醉,我愿在此地酣饮陪伴山翁。解释
⑴汉江:即汉水,流经陕西汉中、安康,湖北十堰、襄阳、荆门、潜江、仙桃、孝感,到汉口流入长江。题在元代方回的《瀛奎律髓》中题名为“汉江临眺”,临眺,登高远望。汉江从襄阳城中流过,把襄阳与樊城一分为二(合称“襄樊”),以及襄樊四周大大小小的很多城郭(包括襄阳城门外的很多“瓮城”),一个个都像在眼前的水道两旁漂移。临泛江上,随着小舟在波澜中摇摆,感觉远处的天空都在摇动,特别恰当地扣题,写出“临泛”的独特观感。假设是“汉江临眺”,就不会有这样的感觉。所以此诗还是应题为《汉江临泛》为是。
⑵楚塞:楚国边疆地带,这里指汉水流域,此地古为楚国辖区。三湘:湖南有湘潭、湘阴、湘乡,合称三湘。一说是漓湘、蒸湘、潇湘总称三湘。
⑶荆门:山名,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战国时为楚之西塞。九派:九条支流,长江至浔阳分为九支。这里指江西九江。
⑷郡邑:指汉水两岸的城镇。浦:水边。
⑸好风日:一作“风日好”,风景天气好。
⑹山翁:一作“山公”,指山简,晋代竹林七贤之一山涛的幼子,西晋将领,镇守襄阳,有政绩,好酒,每饮必醉。这里借指襄阳地方官。《汉江临泛 / 汉江临眺》鉴赏此可谓王维融画法入诗的力作。“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语工形肖,一笔勾画出汉江雄浑壮阔的风光,作为画幅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湖北、湖南等地都属于楚国,而襄阳位于楚之北境,所以这里称“楚塞”。“三湘”,一说湘水合漓水为漓湘,合蒸水为蒸湘,合潇水为潇湘,合称三湘;一说为湖南的湘潭、湘阴、湘乡。古诗文中,三湘一般泛称今洞庭湖南北、湘江一带。“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九派”,指长江的九条支流,相传大禹治水,开凿江流,使九派相通。诗人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会聚合流。诗虽未点明汉江,但足已使人想象到汉江横卧楚塞而接“三湘”、通“九派”的浩渺水势。诗人将不行目击之景,予以概写总述,收漠漠平野于纸端,纳浩浩江流于画边,为整个画面渲染了气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似乎始终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漫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

唐诗三百首-汉江临泛-五言律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世界末末日
  • 文件大小14 KB
  • 时间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