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湖南导游考试:瑶族古都千家峒导游词湖南导游词.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湖南导游考试:瑶族古都千家峒导游词-湖南导游词
大家好!欢迎来到瑶族古都千家峒!
  〔峒标〕千家峒位于县城西北,地处著名五岭之一的都庞岭群山连绵的三峰山下,东北毗邻道县,北面交界广西灌阳县。境内重峦叠嶂,集山青、水秀、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假设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耕作,男女穿着,悉如外人。〞我想,如此风光,难怪世人又称千家峒为“瑶族桃花源〞。
〔展厅〕各位朋友,我们如今参观的是 “千家峒瑶族展厅〞。在这里,我们能通过实物及图文详细理解江永瑶族概况、千家峒地形地貌、瑶族民俗,还能欣赏到精巧的瑶族服饰和一些瑶族生活用具及文物。首先,请朋友们看看千家峒的全景模型── 四面崇山峻岭,由三个盆地组成。刚刚我们游览了峒标、古战墙、穿岩。如今我们所在地就位于下峒与中峒交界处的乡政府所在地。待会我们乘车穿越中峒时可看到马山及马颈大田。大泊水瀑布和霸王祖就在中峒与下峒交界处。上峒现已属于国家级都庞岭自然保护区。
  〔展板前〕也许有的朋友会奇怪:“如此神秘的瑶族古都千家峒,怎么能认定就是这个地方呢?〞其实,认定今天咱们身处之地就是瑶族古都,也是经过许多专家学者论证得来的。其中,武汉大学宫哲教授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位。早在80年代初,宫教授就四处寻访瑶族古都千家峒。他根据记载千家峒事件的两本古文献“千家峒源流记〞和“过山榜〞中对千家峒地理、地貌的描绘,走遍了岭南山区的山山水水。最后,认为江永县大远乡也就是今天的千家峒瑶族自治乡就是神秘的瑶族古都。在1986年,中南民族学院、江永县人民政府发起组织召开 “千家峒故地问题座谈会〞,认定了瑶族古都千家峒就位于江永县大远乡。朋友们请看这张“千家峒故地名考〞,在古文献上记载的三十处地名,在江永县境内就发现了二十多处,其中千家峒的标志性地貌── 穿岩、鸟山、马山、石童子、四块大田都历历在目。2000年,在千家峒西南方向的玉井村,考古学家们又发现了湘南最大的宋代古民窑,这更充分证明了在江永瑶族古都千家峒的存在。因为过去这里住着盘姓瑶民,至今地名叫盘山,古窑址地名叫盘人岗。出土的碗碟壶等品种多样,釉色有青、黑、绿,还有玳瑁斑;印花以民间喜闻乐见的桔祥字画为主,如“福山寿海〞、“金玉满堂〞、“莲鱼图案〞等。十二口龙窑在农闲时工同时开工。从取泥、剥坯、燃料供给、烧窑到销售等一条龙消费至少需要1500个劳力。而且据几口大塘的取泥量测算,连续作业达200年以上,直到元代因千家峒事件而终止。眼前图片上展示的就是古窑址出土的一些瓷器。
  这几幅图片的内容就是刚刚我们提到的千家峒标志性地貌:穿岩、鸟山、马山、石童子。马山是千家峒历史的见证,位于中峒大宅腹村,海拔高度436米,因山形似马而得名。马山脚下原来有罗坪大庙,现已不复存在。在马山有一个大溶洞── 平石岩,从此入洞可直达道县,这幅“平石岩幽静〞就是从平石岩由内外向拍摄的。传说元兵围剿千家峒时,一部分瑶民们躲进这个岩洞,并通过此洞去了道县。平石岩有一石柱高三丈三尺,八人围抱,形似一儿童面西而立,这就是石童子。石童子左右各有一扇门,一大一小,称两扇门。据传十二姓瑶民分开千家峒前,将盘古大帝等六尊铜像和无数金银财宝埋在这下面。解放后,不少人来此寻宝,但都

湖南导游考试:瑶族古都千家峒导游词湖南导游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凹凸漫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