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电视塔的建筑设计分析姓名:蔡楠楠学号: 130109400101 班级: 13金融工程 2班摘要: 广州电视塔是广州的地标性建筑,造型优美,富有现代感。本文通过多个角度对广州电视塔进行建筑设计方面的分析,分别从功能、设计特点、空间结构等多方面探讨了广州电视塔的建筑特点。关键词: 广州电视塔:设计特点;空间结构引言:广州电视塔于 2009 年九月建成,坐落于珠江南岸,在广州新城市的中轴线上,与北岸的珠江新城共同组成新广州城市中轴线的中心。高达 600 米,为国内第一高塔,世界第二高塔。是世界第一高自立式电视塔,也是广州的新地标。考虑了百年一遇的大风和 8度地震的影响,设计使用寿命 100 年以上。一功能电视塔大致分为五个功能区,塔底层设有展览馆和综合的商业空间,还有一个大型停车场和公交车站。入口分两层,一层连接地面,另一层连接公共交通。中间的部分,从 80m到170m 包括一座立体影院、游乐场、餐厅、咖啡厅和室外花园。 170m 以上设有一段高约 200m 的空中走廊,它是一座开放式楼梯,在这里, 公众可以到达塔身最细的地方;在350 m到395m 处是贵宾酒店和豪华餐厅。而在顶层,约在 450m 高处是一个半个足球场大小的观景平台,这是目前世界最高的观景平台,从这里游客还可以乘坐类似“发射台”一样的装置去往 610m 高的塔尖。观景平台的摩天轮设有 16个“水晶”似的观光球舱,悬挂在椭圆形的轨道上,旋转轨道与水平面成 15° 角,球舱壳体采用透明的新型高分子材料,既保证安全,又可保证有 360 °的全景景观视野。二设计特点广州塔的构成,是由上小下是由上小下大的两个椭圆,圆心相错,逆时针旋 135 度,自然形成塔身中部“纤纤细腰”的形体。由于旋转,造成塔身外形曲率的变化,形成了形体各异的壮观效果。塔体顶部更开放的结构产生了透明的效果可供远望,有利于观光,建筑腰部较为密集的区段则可提供相对私密的体验,也使塔体结构的受力更为合理。广州塔天线桅杆为钢结构,塔体结构以钢骨混凝土核心筒作为轴心,外筒钢结构体系由 24根钢立柱、46道钢圆环和斜撑交叉构成, 形成镂空、开放的独特结构形式,有效减少了塔身的建筑体量和塔体结构承受的风荷载,建筑造型充分体现结构美,无多余装饰,充分体现了建筑与结构设计完美结合的设计思想,其结构体系对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小,主要结构材料大量为可重复利用的高强度钢材和可有效节约材料的高强度混凝土,体现了绿色环保的理念。三结构介绍 610m 高的广州电视塔的设计中, 1100 个钢节点中几乎没有一个相同。结构由开放的格栅式结构组成, 沿着轴心扭转在建筑中部形成细腰。这种扭转形成了优雅的外型。格栅的设计不仅是结构需要,也是出于美学和建筑与环境的考虑。环梁布置在柱子内部距离较远的地方. 便于空间交错和偏心方式连接。这使从建筑内部看建筑是由环梁构成. 而从外部看是由竖向的柱子构成。所有环梁既在电视台基座的第一个环梁下方是入口, 同时又在塔顶最高一个环梁的上面形成一个倾斜屋面提供了可以俯瞰全城的极佳视点。环梁之间的距离是渐变的在塔的中部渐密, 可以提供一个在结构中更为亲密和封闭的空间, 同时钢材的布置更为有效。柱子. 环梁和斜梁构成一个网络. 随塔楼截面的变化而变换。柱子尽管向某个方向倾斜但完全是直的, 产生出动态的扭曲效果。从下到上的粗细变化进一步
广州电视塔的建设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