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他发现了“中国”的起源.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他发现了“中国”的起源
刘合心 拥有陶寺的临汾,毫无疑问地说,就是中国的源头。

2009年6月21日,从陶寺考古现场又一次传来喜讯:“陶寺史前天文台考古天文学研究”项目组利用陶寺遗址出土的“圭表”复制品测量日影宣这典籍上的记载受到了挑战,遭到了怀疑。无言的典籍只能继续着无言的沉默。因而,当古观象台出土时,当他们一次一次的实地观测获得成功时,当太阳的光芒穿越土柱的缝隙,准确的映照在观测点上时,何驽博士和他的同仁们实际上是在代替无言的《尚书?尧典》发言:先祖用刀笔写下的文字就是真实可靠的往事。典籍复活了,历史新生了!至此,人们想起了一段过往的话语:
陶寺遗址所具有的从燕山北侧到长江以南广大地域的综合体性质,表现出晋南是‘帝王所都日中。故日中国’的地位,使我们联想到今天自称华人、龙的传人和中国人。
这是已故的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发自上世纪的判断。如果说那时的判断还带有猜测成分的话,那么,何驽博士和他的同仁们就用自己的发现使他的预言无可争议地变成了事实。此时此刻,多少人关注着陶寺,向辛勤劳作。揭示历史奥秘的考古工作者投去钦敬的目光。
然而,有谁会想到,此刻何驽博士却没有过分欣喜,甚而心里还有些沉甸甸的。那是因为他将目光投向了另一个目标。假设说,陶寺就是尧都,但是关于尧都历来有定都说和迁移说,尧为什么要将都城定在这里?或者说为什么要将都城迁移在这里?他再一次想起《史记?五帝本纪?集解》中刘熙的话:“帝王所都日中,故日中国。”往常想一想也就过去了,此刻却在他的脑海中反复萦绕难以驱散。莫非这个“帝王所都日中”的中就是大地之中?莫非尧就是以大地之中定位建都的?这个设想的出现让他想到了古代天文历算著作《周髀算经》,书中有关于地中的记载:“夏至南万六千里,冬至南十三万五千里,日中立竿测影。此一者,天道之数。周髀长八尺。夏至之日晷一尺六寸。”
由《周髀算经》的记载,何驽博士又想到了那个倚在王者大墓的木杆,那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是呀。这根木杆发现迄今已经过去了几年,可是还没有脱去神秘的面纱。这根竖立在王墓的木杆,它的上面涂有黑色、绿色和红色标记的漆,旁边壁龛里还放置着具有圆形小孔的玉器――戚。那么,这些器物在当时的功能是什么?为什么会成为陪葬品放置在大墓中?他一次一次的盘算,难道还要这神秘的物件继续神秘下去?何驽博士冥思苦想,在不得其解时,忽然从天文学家的话里得到了启示。
2009年春分,从古观象台实测过春分的日出,前来观测的天文学家问何驽:这里有古观象台,还能没有测日的器物?此话使他茅塞顿开,思绪再也离不开那根木杆了。不过,将木杆的长度和《周髀算经》中的尺寸一比,长度根本对不上。显然,古代的长度和今天有着很大的差异。那么,尧时期的一尺该是当今的多少公分?他为此又绞尽脑汁了。猛然,他想到了尺骨。古人将肘弯和手掌之间的小臂称为尺骨,这尺骨的长度是多少?他查阅了汉族男性体质测量资料,尺骨长度大致都是25公分。看来25公分就是尧时期的一尺。真没想到这25公分成了破解那根木杆的一把金钥匙。
如果说尧时期,也就是陶寺遗址时期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25公分,而这根木杆上红漆的标记与25公分恰好形成某种比例关系。这根的木杆莫不是就是当年用来测量日影的圭?而带有小孔的玉器――戚,是否就是元代天文学家所说的用于精确测量

他发现了“中国”的起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