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公安机关“三考”基本法律知识复习题库第二部分《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本题库:判断(12题)、单项选择(11题)、多项选择(17题),案例分析题(3题),总计 43题。一、判断题 1、人民警察使用武器前一律应先行警告。() ×2、人民警察依法执行看押任务,遇有违法犯罪分子可能脱逃、行凶、自杀、自伤或有其他危险行为的,可以使用制服性警械。(×) 约束性警械 3、对袭击人民警察的违法犯罪分子,可以使用武器。(×) 4、高压水枪不属于警械。(×) 5 、犯罪分子停止实施犯罪,服从人民警察命令的,人民警察就应立即停止使用武器。(√) 6、犯罪分子已失去继续实施犯罪能力的,人民警察就应立即停止使用武器。(√)7、对违法犯罪分子逃跑的,人民警察可以使用武器。(×) 8 、人民警察对实施放火、决水、爆炸、凶杀、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行为后拒捕、逃跑的犯罪分子,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 9 、人民警察对犯罪分子携带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拒捕、逃跑的, 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 10、某人因泄私愤到甲家持炸药相威胁,民警接报后到达现场,发现该人正欲点燃炸药引爆,即开枪将某人击毙,该民警未经警告即使用武器,是错误的。(×)11、人民警察依法制止打架斗殴时,可以使用约束性警械,但不能使用制服性警械。(×) 12、人民警察违反规定使用武器、警械,尚不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二、单项选择 1 、根据《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 7 条的规定,在下列何种情形中,可以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 A、抓获违法犯罪分子,犯罪分子可能自伤的 B、执行逮捕任务时犯罪分子可能自杀的 C、执行押解任务时犯罪分子可能逃脱的 D、制止非法集会游行 D2、下列有关民警使用武器和警械的说法错误的有:() A、当犯罪分子失去继续实施犯罪的能力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武器 B、民警使用警械之前,必须要先予以警告 C、民警使用制服性警械,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 D、对于正在进行持枪抢劫的孕妇可以使用武器 B3、下列哪些情况经警告无效后可以使用武器( ) A、张某正用菜刀砍杀李某 B、王某持刀抢劫一路人 C、李某溜入一居民住宅行窃,被户主发现后,用木棒打伤户主逃跑 D 、青年张三等人因口角与王五等人发生扭打,在双方用拳头互殴过程中, 造成多人表皮出血, 110 民警到场后口头制止不了 A4、人民警察判明有( )的紧急情形,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 A、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 B、聚众赌博 C、结伙抢劫或者持械抢劫公私财物 D、拐卖妇女儿童 C5、人民警察依照规定使用驱除性、制服性警械,应当以( )为限度。 A、不致违法犯罪行为人伤残 B、实际情况需要 C、足以保障人民警察的人身安全 D、制止违法犯罪行为 D6、某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后携枪逃跑,经警告无效的,警察( )。 A、不可以使用武器 B、可以使用武器 C、应当使用制服性警械 D、应当使用约束性警械 B7 、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无辜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A、参照;赔偿 B、按照;赔偿 C、参照;补偿 D、按照;补偿 C8、对处于群众聚集场所的犯罪分子使用武器的前提是:() A、能够确保不伤及他人的 B
第二部分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题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