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侗族花炮节节日与文化品牌构建探析.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侗族花炮节节日与文化品牌构建探析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的方法,对广西三江县侗族花炮节节庆活动进行研究,通过对个案的探析,旨在整理及发掘广西侗族传统节庆文化资源,构建花炮节文化品牌,以其传统的民族文化底蕴、丰富的信仰文化内涵。
抢花炮的器材更加科学化,与现代相适应,但传统所用的铁制、竹制、藤制炮圈在各民族地区的比赛中仍然有使用。原始材质的花炮更突显民族特色,更能够保留它所特有的文化,因此仍然有存在的价值。
花炮符号是信仰的载体
民间仪式性活动大多与信仰有关,向神祈福,希望得到幸福生活,人丁兴旺等。因此,这些仪式活动成为人与神、现实到理想的纽带。抢花炮原为民间宗教仪俗中的还愿求嗣,现在发展成为群众性民俗活动,并成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项目。
花炮信仰的价值导向作用
信仰是存在于人们内心的一种无形律法,它是促使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花炮信仰在现在看来,具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它传递的是正能量、积极的方面,它具有人文关怀,传承的主体是人,是依靠信众不断传承发展的。
花炮信仰不是单纯的意识存在,它是能够指导人类追寻更有意义的价值目标,激励着人们追求更优质的生活等,具有价值导向的作用。它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俗文化遗产,有许多地方性民俗、精神信仰和观念。
3 花炮信仰的文化内涵
对神灵观念的崇敬
花炮信仰的表现形式多样,最显著的是祖先崇拜、土地崇拜、神物崇拜等。远古社会人类相信灵魂,即使祖先已经去世但灵魂仍存在,可以保护子孙后代。花炮信仰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节日是日常生活的集中体现,同时节日也是了解一个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桥梁。花炮节在一定程度上是既娱神又娱人的民间民俗活动。
民族的团结与协作
侗族的民族特性就是它的集体意识,从款组织的建立中就可以看出。例如,《侗款》中说道:“我们要象蚂蚁聚众杀穿山甲/我们要象蜜蜂合力刺毒蛇/……∕团结密切象簸箕,团结无隙象葫芦/紧如盆底,硬象铁箍/……”[2]这里运用的意象是聚集起集体的力量,一起保护民族,而花炮节恰好提供了一个机会,发挥侗民精神,让民族的团结与交流达到了极致。
4 侗族花炮节节日文化品牌构建与传播
树立品牌意识,推动侗族民俗旅游节庆品牌创建,使花炮节形成概念与体验,它蕴含了节庆产品、文化以及历史经验,不仅能满足或创造价值需求,而且能被感知和长期认同。
侗族花炮节节日文化品牌的基本内涵
(1)文化底蕴。抢花炮是三江侗族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定于每年农历三月三,且一直延续至今。从侗族抢花炮发展的历史来看,反映了侗民们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生活习俗、民俗文化等状况,充分体现了侗民们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等社会现象,至今仍传承和保留着本民族的传统特性。
(2)信仰价值。侗族抢花炮源于当地的祭祀活动,敬神而举行的一种“仪式性”,带有浓厚的民俗色彩。这种“仪式性”民俗活动深刻地影响着当地人的生活并逐渐形成习俗。在今天来看,虽然当时有些“迷信”,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背景下,表现了当地侗民对精神生活的寄托。这种“迷信”在当时有着积极的意义,有利于侗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3)形象定位。民族节庆的发展与形象定位,应该蕴含其民族文化的内涵,并且有其

侗族花炮节节日与文化品牌构建探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十二贾氏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