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烂秧病
水稻烂秧病烂秧水稻烂秧是种子、幼芽和幼苗在秧田期烂种、烂芽和 死苗的总称,可分为生理性和传染性两大类。
为害症状
烂秧是秧田中发生的烂种、烂芽和死苗的总称。
(一) 烂种指播种后不能萌发的种子或播后腐烂不发芽。
(二)度高且干净的种子,浸种前晒种。 选择高产、优质、抗病性强适合当地生产条件的品种是获得高产的前 提。一般推荐种植楚粳26、楚粳27、楚粳28、楚粳29、合系22—2、 合系39等主要栽培品种,低热河谷地区推荐种植杂交稻汕优、冈优 等品种。
(3) 抓好浸种催芽关。浸种要浸透,以胚部膨大突起,谷壳呈半透 明状,达过谷壳隐约可见月夏白和胚为准,但不能浸种过长。催芽要 做到高温(36〜38°C )露白、适温(28〜32°C )催根、淋水长芽、低 温炼苗。也可施用ABT4号生根粉,使用浓度为13mg/kg,南方稻区 浸种2小时,北方稻区浸种8〜10小时,涝出后用清水冲芽即可,也 可在移栽前3〜5天,对秧苗进行喷雾,浓度同上。对水稻立枯病防 效优异。
(4) 提高播种质量根据品种特性,确定播期、播种量和苗龄。日均 气温稳定通过12 C时方可播于露地育秧,均匀播种,根据天气预报 使播后有3〜5个晴天,有利于谷芽转青来调整浸种催芽时间。播种 以谷陷半粒为宜,播后撒灰,保温保湿有利于扎根竖芽。
(5) 加强水肥管理。芽期以扎根立苗为主,保持畦面湿润,不能过 早上水,遇霜冻短时灌水护芽。一叶展开后可适当灌浅水,2〜3叶 期灌水以减小温差,保温防冻。寒潮来临要灌
“拦腰水〃护苗,冷空气 过后转为正常管理。采用薄膜育苗的于上午8〜9时要揭膜放风,放 风前先上薄皮水,防止温湿度剧变。发现死苗的秧田每天灌一次"跑 马水〃,并排出。小水勤灌,冲淡毒物。施肥要掌握基肥稳、追肥少 而多次,先量少后量大,提高磷钾比例。齐苗后施'破口〃扎根肥,可 用清粪水或硫酸铵掺水洒施,二叶展开后,早施"断奶肥〃。秧苗生长 慢,叶色黄,遇连阴雨天,更要注意施肥。盐碱化秧田要灌大水冲洗 芽尖和畦内盐霜,排除下渗盐碱。
(6)药剂防治。防治水稻旱育秧立枯病:
首选新型植物生长剂〜移栽灵混剂,该药是一类含硫烷基的叉丙 烯化合物,具有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杀菌剂的双重功能,有促根、发苗、 防衰和杀菌作用,能有效地防治立枯病。方法是按旱育秧常规方法整 土做苗床,也可用秧盘,床土不需调酸或消毒。把移栽灵混剂溶在要 浇的适量水中,每m八2水稻苗床用1〜2ml,一般每m八2加水3kg左 右;采用秧盘育秧,每盘(60x30cm)〜,一般每盘加水 ,使用时也可把底肥一起溶在水中,搅拌均匀。然后把上述溶 有肥料和移栽灵混剂的水均匀浇在床土上,然后播上种子并盖土。以 后的管理同常规方法。如果用抛秧盘,因为土量小,用量可减半。
用30%甲霜恶霉灵液剂,,水稻秧苗一叶 一心期可喷500倍液,具防病、促进生长双重作用。
用国内高科杀菌农药38%恶霜菌酯600倍液喷洒,进行苗床土壤 消毒,每m八2床土用药8~109,苗床发病初期,每m八2用药12~15g 或喷洒30%
高科甲霜恶霉灵1000倍液。
④用广灭灵水剂100〜200mg/kg,浸种24〜48小时或于一叶一心期 喷洒500〜1000倍液。对由绵腐病及水生藻类为主引起的烂秧,发现 中心病株后,首选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65%敌克、 松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对立枯菌、绵腐菌混合侵染引起的烂秧,首 选40%灭枯散可溶性粉剂(40%甲敌粉)。使用方法:一袋100g装 灭枯散,可防治40m八2或240个秧盘,预防时,可在播种前拌入床 土,也可在稻苗的一叶一心期浇。治疗时,可在发病初期浇施,先用 少量清水把药剂和成糊状,再全部溶入110kg水中,用喷壶浇即可。 此外也可喷洒30%立枯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广灭灵水剂 500〜1000倍液,喷药时应保持薄水层。也可在进水口用纱布袋装入 90%以上硫酸铜100〜200g,随水流灌入秧田。绵腐病严重时,秧田 应换清水2〜3次后再施药。
(7) 提倡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水稻新技术水稻地膜覆盖能有效地解决 低温制约水稻发生烂秧及低产这个水稻生产上的难题,可使土壤的 温、光、水、气重新优化组合,创造水稻良好的生育环境,解决水稻 烂秧,创造高产。
(8) 提倡喷洒壮丰安水稻专用型植物生长调解剂或药肥合剂苗仆人, 能有效地防治立枯病,使水稻恢复生机
水稻立枯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水稻立枯病是水稻旱育秧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气 温过低、温差过大、土壤偏碱、光照不足秧苗细弱、种量过大等因素, 田间症状主要表现为出苗后秧苗枯萎,容易拔断,茎基部腐烂,有烂 梨味,发病较重的整片死亡,病株基
水稻烂秧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