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名山僧占多”,号称“楚南第一禅林”的湘山古寺就座落在全州城内风景绮丽、如诗如梦的湘山脚下。宋代大诗人黄庭坚来全州曾咏湘山:“不信桂中好,湘山天下稀;如何万里客,终岁淡忘机”。与黄庭坚同代的诗人范成大在全州为官时亦高吟:“未探桂岭千峰秀, 先览湘山一段奇”!湘山之奇,奇在洞幽泉清、岚蒸雾走、变幻迷离;湘山之秀,秀在禅院崇隆、奇石异木、峰峦蓊郁。- - 湘山寺由唐代高僧无量寿佛全真大师创建于唐肃宗至德元年。当时寿佛爷云游全州被湘山的神奇秀丽深深吸引, 登上湘山笋布台, 凭高远眺: 但见五华围绕、三水汇流, 左有钵盂山,右有圣禅岭,绿水如带,青山似簪,湘山 72 峰竟相耸立,若金刚、若观音、若哪叱…皆如献花供果,执磬捧盂朝他顶礼膜拜,这位高僧见了, 立时双手合十,念声:阿弥陀佛,善哉!遂在这笋布台上“剪棘结茅”,创建湘山净院。- - 湘山寺受历代帝王敕拜封禅。宋真宗敕名“景德寺”,宋徽宗南巡亲临湘山礼塔,敕改“景德寺”为“湘山名刹”, 湘山寺由此正名。暮鼓晨钟, 佛声昭播, 禅名远扬。佛家森严宏伟的建筑群遍及山上山下, 苍松翠柏、山深径阔, 光溜溜的青石板路,一层层拾级而上的石阶,不知留下多少香客的足迹;路旁的千年古柏,不知萦回多少美妙的幻梦。- - 湘山古寺有 31 处奇岩异洞, 12 口清泉甘井。放生池、洗钵泉、寿佛殿、妙明塔、飞来石、湘峡归云、飞鸾春韵……一处处景致,一处处奇观,令人如醉如痴、如幻如梦,不忍相离。历代文人墨客、达官显贵来到全州无一不恋居湘山, 流连忘返。康熙、乾隆亲临礼拜,明末大画家石涛隐居湘山 21年“搜尽奇山打草稿”,成就一代宗师;广西枭雄陆荣庭、沈鸿英、李宗仁、白崇禧、黄绍雄……在霸业受挫时无一不流连湘山, 领受这暮鼓晨钟的抚慰和陶冶。-- 全州高中,旧名湘山寺高中,与“楚南第一名刹”湘山寺同院,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才砌薄墙将各自隔开。墙高不过五尺, 以致如今常可乘兴翻墙而过, 去听寺院住持讲经谈禅。全州高中的前身是北宋大儒柳开在全州任太守时创立的清湘书院。黄庭坚、范成大、林岜、顾璘、解缙、王夫之……这些名家大儒或讲学或游学, 都曾在清湘书院留下了抹不掉的足迹。明人解缙有咏清湘书院的诗令人遐想:“清湘书院何年起,共说明州柳仲涂;想见皋比玄诵处,云迷山鸟自相呼”。- - 清湘书院人杰地灵,才俊辈出;元朝广东抚使曹横舟,明代刑部尚书舒应龙、殿试探花舒宏志、太子太傅户部尚书蒋冕、御史曹学程、礼部尚书蒋松屏,清山东巡抚谢赐履、翰林学士著名史学家谢济世、蒋良骐, 河道总督蒋启歇, 铁面御史赵炳麟……这些全州人中的佼佼者,无一不出自清湘书院。- - 清湘书院于 1919 年更名全县中学,成了一所真正的新式学堂后更是人才辈出、不胜枚举。-- 湘山人杰,风光更美。- 放生池位于湘山寺大雄宝殿前, 占地一亩左右, 池中依石势雕刻成生态各异的动物群像:雄狮戏子、麒麟呈祥、长蛇穿钱、云龙戏珠、仙鹤孵蛋、老僧护池…天上、地下、水里、云中, 飞禽走兽,错落有致,栩栩如生,人称绝品。- - 洗钵泉, 位于笋布台右侧, 四季不溢不涸, 泉上古树虬枝、荫翳蔽日; 泉中轻岚袅袅,如梦如幻。明末王孙石涛大师一日三餐在此洗钵,故刻泉崖曰:洗钵岩泉。- - 寿佛殿座落在笋布台上,垂帘挂帐, 供奉着始祖寿佛菩萨的金像。殿堂高大雄伟、斐为壮观。历代名人题咏、佛宗妙联令人
湘山、湘山寺与全州高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