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优秀教师献礼在天安门城楼那一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庄严宣告,她呱呱坠地降生了。新中国成立时庆典的礼炮声催生了她的第一声啼哭。她与共和国同生, 她和共和国同岁, 她的名字叫国运。父亲希望她与祖国共命运,母亲盼望她一生有好的运气。美、朝战争爆发,她的父亲与当时新中国许多热血青年一样, 响应祖国的号召, 参加了志愿军。“雄赳赳, 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她不知道父亲在与母亲离别时, 是否吻过她, 也不记得父亲是怎样的一副模样离开了故乡。从以后母亲总是站在那条通往山外的小路上等待观望期盼的神情中, 她读出了母亲对父亲的眷恋, 感觉到父亲是母亲牵挂的一个好男人。战争结束, 志愿军凯旋回国, 在众多戴着勋章与红花归来的志愿兵中, 她和母亲却没能见到父亲的身影。曾与她父亲并肩作战的战友告诉她们:她的父亲为国捐躯了。但他们在打扫战场的时候, 并没有找到她父亲的尸体, 也没能带回她的父亲半点遗物。政府给了她们家抚恤金, 她母亲成为了烈属,她成了烈士的后代。 2 战争无情,让她失去了父亲;政府有恩,给了她许多殊荣。小学里,她是第一个戴上红领巾的少年,还当上了少先队大队长。每次学校开大会, 学校推选她当主持人。老师对她宠爱有加, 同学们对她关怀照顾。她走到那里, 那里就有羡慕的眼光和夸赞的掌声。中学里,她是班上第一个加入共青团的人,不久当上了学校团支部书记。虽然她的文化成绩并不出类拔萃, 可每期的三好学生、优秀干部、优秀团员的荣誉花环总是伴随着她。不仅如此, 她的学杂费全部减免, 她享受着全额的助学金。这些都是因为她是一个革命烈士的后代。高中毕业,她和当时所有的农村学生一样“社来社去”回到家乡。劳动不到半年,她就被党组织吸收为中共党员, 旋即作为“新鲜血液”进了大队革委会,当上了一名副主任。没多久,她作为新生力量被推荐进了公社革委会领导班子, 当上了一名不脱产的革委会副主任。虽说不脱产, 但不少会议与运动几乎挤占了她三分之二的时间, 她没有饱尝其他同学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一颗汗珠子摔八瓣的艰难困苦。她 3 的幸运与荣耀令同辈人仰慕不已。这时,本土一个与她同龄的男青年闯进了她的情感世界,他的名字叫爱国。他确实算得上一个“帅哥”—— 1米82 的个子, 魁梧英俊, 多才多艺, 篮球场上的中锋健将, 音乐会上的钢琴王子,他还写得一手刚劲飘逸娟秀的钢笔字。她其实长得并不美, 甚至还有些难看。她知道他仰慕她的政治荣誉, 而她则真正喜爱他才貌双全。他们恋爱, 没有像今天的青年男女那样直接裸露, 而是严格受到了当时政治气候的约束。虽然彼此心照不宣地目光对视( 或叫“含情脉脉”“暗送秋波”吧) ,但谁也没有也不敢捅破这层“窗户纸”。在她的心目中, 政治前途要高于爱情。她作为一个烈士的后代, 不能辜负党和人民的培养, 不能让温情脉脉的资产阶级情调腐蚀了自己,更不能过早地将自己捆绑在个人爱情的战车上。她用理智的闸门紧紧地关牢着情感的洪水, 没有让其溢出水位线。“劳动锻炼”刚满两年, 她被推荐上了中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政治系学习。而他,虽没能被推荐上大学,可凭着强健的身体, 当上了人民解放军。在分别的时候, 他们在村路口互赠了礼品——一本日记本, 一支钢笔。他在赠送给她的笔记本扉页上写着: 革命青年心似火, 红色后代志如钢。他的钢笔字写得
优秀教师献礼国庆61周年征文作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