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云浮市绿道规划设计技术指引(试行) 云浮市创建宜居城市示范市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Guidelines for Planning and Design of Regional Greenways in Yunfu City 前言为深入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关于建设“宜居城乡”的要求,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率先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面开展宜居城乡建设的基础上, 先行加快推进珠三角绿道网的规划建设,从而为区域绿地划定及管理工作积累经验。我市依据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在市委四届七次全会上,提出了全面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积极加快推进“双转移”,重点建设“两区四城一纽带”,加快云浮融入珠三角、建设“广东富庶文明大西关”的步伐,并审议通过了《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行动纲要》。为保障云浮市辖区内绿道规划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并能够带动云浮和谐社会的建设,编制组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相关标准、指引和规范以及实际案例,参照《珠三角区域绿道(省立)规划设计技术指引》,并广泛吸纳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广东省云浮市绿道规划设计技术指引》(试行) 本文中,加大加粗字体部分内容是该指引的重点,标识系统和慢行道系统的路面颜色是强制性的,其他部分为指引性的。- 1- 目录 1总则................................................................................... 2 2 慢行道规划设计................................................................... 4 3 节点系统、标识系统规划设计.......................................... 8 - 2- 广东省云浮市绿道规划设计技术指引(试行) 1总则 本指引为适应和满足云浮市宜居城市规划建设的需求编制而成,旨在确保规划设计单位和建设管理单位在开展绿道规划、设计、建设时,准确理解规划理念、原则和方法,把握好设计要点、成本控制、工程施工等环节的关键问题。 本指引所指的绿道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 本指引主要针对云浮市绿道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等工作,适用于云浮市范围内的绿道建设。 绿道系统是区域绿地的组成部分,应纳入区域绿地统一规划布局。 绿道建设的意义 。 2. 为城镇居民提供更多贴近自然的休憩场所和减灾、避险空间,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素。 ,塑造良好城乡生态环境与自然景观。 ,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以及历史人文资源 ,战略性控制城乡区域重要生态资源,促进区域和谐发展。 绿道的功能绿道具有以下四方面的主要功能: ?防洪固土、清洁水源、净化空气等; ?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通风廊道,缓解热岛效应。- 3- ?亲近自然的空间; ?开展慢跑、散步、骑车、垂钓、泛舟等户外运动的场地; ?出行的清洁通道。 ◆市民共同参与社会与环境建设的平台, ?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 ?串联城市社区与历史建筑、古村落和文化遗迹的通道; ?为居民提供交流的空间场所,促进人际交往及社会和睦。 ?促进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发展; ?为周边居民提供多样化的就业机会; ?提升周边土地价值。 绿道的分类根据所处区位和目标功能不同,绿道可分为 2类:郊野型和城市型。?郊野型绿道主要依托城镇建成区周边的开敞绿地、水体、海岸和田野设立, 包括登山道、栈道、慢行休闲道的形式,旨在为人们提供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绿色休闲空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城市型绿道主要集中在城镇建成区,依托人文景区、公园广场和城镇道路两侧的绿地设立,为人们慢跑、散步等提供场所,发挥贯通云浮区域绿道网的作用。 绿道的组成绿道包括由自然因素所构成的绿廊系统和为满足绿道游憩功能所配建的人工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水体、土壤等一定宽度的绿化缓冲区构成, 是绿道控制范围的主体。 : ?发展节点(驿站) :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和人文景点等重- 4- 要游憩空间; ?慢行道:包括自行车道、步行道、无障碍道(
云浮市绿道规划设计技术指引(试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