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麻黄加术汤(寒湿症).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麻黄加术汤《金匮要略》[药物组成]桂枝 6克、炙甘草 3克、白术 12克、麻黄 9克、杏仁 6克。[用法]水煎温服,覆取微似汗。[功用]发汗解表,散寒怯湿。[主治]风寒夹湿痹讧。身体烦疼,无汗等。[本方点滴] 本方即麻黄汤加白术组成。适用于寒湿在表之证。方中配白术健脾燥湿,白术配( ) 麻黄能尽去表里之湿。白术不像羌活只怯表湿,白术能健脾运湿,所以白术即治表又治本。[应用]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金匮要略》[药物组成]麻黄 6克、杏仁 6克、薏苡仁 12克、炙甘草 3克[简单记法]方名四味药[用法]风湿合邪,袭于人体,一身尽疼者。发热,日晡(下午 3— 5时)所剧者。[本方点滴]方中麻黄发汗解表怯湿。麻黄杏仁宣降肺气,开启上方肺闸门,通调水道,使湿邪从下()而出。薏苡仁利湿且清利,甘草调和诸药。[现代应用]用于治疗风湿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荨麻疹、银屑病等。麻黄加术汤与麻杏苡甘汤区别方名病情病症功用麻黄加术汤寒湿在表, 表证较重身病重着, 不能转侧发汗解表, 散寒解湿麻杏苡甘汤风湿在表(日晡发热增剧), 表证较轻身病轻製, 不可屈伸轻清宣化, 解表怯湿麻黄汤《伤寒全生集》[药物组成]桂枝、川芎、防风、羌活、炙甘草(甜草)、麻黄、杏仁[用法]水煎服。[功用]辛温发汗,疏风止痛。[主治]冬时正伤寒,头痛如斧劈,腰背项强拘急,发热如灼,恶寒无汗,脉浮紧。《伤寒全生集》麻黄汤与《伤寒论》麻黄汤有何异同? 共同点: 共有麻黄、桂枝、杏仁、甘草。二方均可治外感风寒表实证。不同点: 主治:《全生集》麻黄汤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较《伤寒论》麻黄汤为重。表现为发热如火炽, 头痛如斧劈等。组成功效:《全生集》麻黄汤视为《伤寒论》麻黄汤加防风、羌活、川芎组成。加防风、羌活增强发汗解表功能。川芎与羌活善治头痛,又有“头痛不离川芎”之说。其中川芎善治头顶疼及两侧头痛;羌活善治后脑连项痛,防风以加强疏风止痛之效。大青龙汤《伤寒论》《金匮要略》[药物组成]桂枝 6克、石膏 18克、麻黄 12克、杏仁 6克、生姜 9克、大枣 3克[寓意记法]桂草食黄杏、生枣。[原方对照]桂草石黄杏、生枣。[说明]桂,姓;桂草,寓一姓名。[用法]水煎服,取微似汗。[功用]发汗解表,兼清里热。[主治]1、外感风寒表实证,内有郁热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汗闭,烦躁,口渴,脉浮紧。《伤寒论》麻黄加术汤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麻黄加术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白术四两上五味, 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麻黄加术汤【方药】麻黄三两( 去节)(9 克) 桂枝二两( 去皮)(6 克) 甘草一两(炙)(3 克) 杏仁七十个( 去皮尖)(9 克)白术四两(12 克)【用法】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原文】湿家身烦痛,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痉湿喝病脉证治第二? 二十)【解说】本文主治寒湿在表之证。寒湿困表,郁遏卫阳,经脉不利,可见身体疼痛而有烦扰之象,并可见有恶寒、发热、无汗等风寒表证。风寒在表,理当发汗,然因湿邪之存,又不宜过汗,以“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存,是故不愈也。”惟用麻黄

麻黄加术汤(寒湿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58 KB
  • 时间2017-05-1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