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的三个主体从企业角度答题: 1、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1 )提高劳动生产率( 2 )调节生产规模( 3 )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2、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 )生产决定消费(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动力)(2 )消费反作用生产(目的、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 、新的劳动力) 3、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1) 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2)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等增强企业的竞争力。(3 )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4、企业兼并的重要意义: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益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5、转方式,调结构。 6、“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①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和创新利用外资方式, 不断提高对外经济开放水平②坚持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原则③积极利用国际贸易规则和建立规避风险意识) 从国家角度: 1、宏观调控(目标“结合影响消费的因素”、方式) 2、财政作用(社会公平、人民生活水平;资源配置;经济平稳运行) 3、社会公平(根本措施、制度保障、两个重要举措) 4、经济发展问题( 九个方面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调整产业结构;3、统筹城乡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4、统筹区域发展, 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5 、建设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社会,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能力; 6 、宏观调控; 7、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9、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从个人角度: 1、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绿色消费、适度消费、理性消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2、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平等择业观、竞争就业观、多种方式就业观等文化生活为什么: 1、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懈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3、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提高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文化素养。 4、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5、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增强民族认同感的源泉。 6、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来源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表现形式: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特点: 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 作用: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怎么做: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2、坚持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3、正确处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推陈出新。 4、加强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5、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6、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7、创新文化传播方式,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多种方式进行文化交流。 8、借助现代文化传播手段促进文化交流。政治生活一、政府(行政): (常见名词: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县政府等或者是某一行政部门) 1、性质: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人民意旨的执行者 2、宗旨:为人民服务 3、原则:对人
高中政治必备知识点精华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