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人们谈
王海银(工程师)
我觉得,隔代教育有利有弊,总体来看,弊不小于利。老年人容易对孩子过度宠爱。一来过度迁就孩子的缺陷,纵容孩子的欲望,致使孩子产生“自我中心”意识,形成自私、任性等不良个性。有些孩子受不更多的却是自私、自卑、任性、难以适应社会和缺少良好性格的“小暴君”。
王若群(宣传干部)
从幼儿的成长过程来看,隔代教育容易形成一定的偏差。我的一位同窗,小夫妻二人在外地打工,孩子委托给姥姥、姥爷照看。目前,孩子已经4岁了,每天和姥姥寸步不离,守在姥姥身边哭得不肯到幼儿园或找邻居小朋友玩,家里来了客人,小孩子胆怯得躲到卧室不敢出来。由于和姥姥、姥爷在一起的日子远远超过了和父母生活的时间,因此,小孩子和自己的父母反而显得生疏了。我们社区的周大妈自打孙子生下来,就亲自照看着,不肯送幼儿园,对三岁的小孙子打人、骂人的过激行为,不是加以劝阻,而是觉得自己的小孙子长了本领,总觉得孩子还小,长大后懂事了就能改了。小孩子的父母一管孩子,奶奶就气愤,阻拦着不让管教。可是像这样的奶奶,对小孩子放任不管,宠爱有加,长期下去,小孩子长大了难免发生扭曲和偏差。
从文(筹划)
家有小女不满三岁。怀孕后不久,公公婆婆便双双提前退休做好了带孩子的准备,我
虽然也听部分好友谈论过老人带孩子的种种弊端,但当时的形势似乎不容我做出其他选择。孩子诞生后果然得到精心的庇护,由于我是新手,在带孩子方面没有任何经验,因此看见健康、聪慧的宝宝我似乎也找不出老人带孩子有什么不好。
发现问题是在孩子刚过一岁生后来不久,刚进入五月天便热得出奇,人们早早地穿上了短袖。一天下午我提前下班,婆婆正抱着宝宝在楼下,只见孩子满脸通红、无精打采地趴在大人的肩膀上,奶奶说“孩子好象发热了”。一阵忙活,大夫却一句“轻微中暑,后来给孩子少穿点”把我们打发了,这才发现孩子身上除了两件长袖外居然还套着一件背心。
孩子一岁6个月的时候我中午就可以回家了,这时我又发现孩子不像此前听话,也不那么活泼了。以到超市买东西为例,在孩子刚刚懂得超市里有她想要的“好吃”的时候,我为了让她懂得这些东西是要用钱买的,不是每次所有能得到的,便刻意地带她进去不买东西就出来,当遇到孩子想要而家里有的东西时,我便告诉她家里有不能买了,宝宝每次所有很听话,历来没有由于这事哭闹过。而老人则否则,出去遛弯必进超市,只要孩子想要的她们便二话不说地买回来。为了这事我提出了意见,可爷爷却说:“又没多种钱,孩子想要就给她买呗”。
最让人苦恼的是目前宝宝一遇到不顺心的事便会扯开嗓门大哭,我刚一批评,明明是她的错误,爷爷奶奶却赶紧把勤她抱开,一边当着孩子的面说:“你不在我们好好的,你一回来就训她,小孩子能犯多大的错,她要什么你就给她什么吗。”逐渐地宝宝学会“看人下菜”了,在我这里得不到满足,她便会去找爷爷奶奶,而这一招屡屡奏效。
树珍(xx)
女儿牵牵说来也怪可怜的,每天除了看妈妈的面孔,就是看着保姆的面孔。当妈妈的我生怕孩子养成孤僻的性格,于是毅然掏了一千多元,为孩子报名上了一家亲子园,好让牵牵和其他小朋友有个接触机会。可这下,姥姥奶奶不乐意了,由此也引起了一场两代人教育观念不同样的家庭大讨论。“我们小时候就是这样一种人玩儿大的,也没见有什么孤僻的毛病”,“这样小的孩子在那里能
2022年隔代教育大家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