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与你的角落
张炜阅读老书
我们接触到大量的人,也包括我自己,某一个阶段会发觉阅读有问题,如读时髦的书太多,读流行读物,甚至是看电视、杂志、小报太多。我们因为这样的阅读而变得心里没底。同时,一种烦和腻,一种对自己的不信任感,世界与你的角落
张炜阅读老书
我们接触到大量的人,也包括我自己,某一个阶段会发觉阅读有问题,如读时髦的书太多,读流行读物,甚至是看电视、杂志、小报太多。我们因为这样的阅读而变得心里没底。同时,一种烦和腻,一种对自己的不信任感,都一块儿出现了。
总之对自己,对自己的阅读,有点看不起。
相对来说,我们忽略了一些老书。比如中得以前读它们时曾被怎样打动。那时我们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读老书上。这些书,不夸张地说,是时间留下来的金块。
我有一次在海边林子里发现了一个书虫。这个人真是读了很多书,他看一些像《阿蒙德森探险记》一类的东西,还看《贝克船长日记》,看达尔文和唐诗,又不止十次地读了鲁迅。屈原也是他的所爱,还有《古文观止》《史记》,都曾反复地读。他把老书读得纸角都翘了,一本本弄得油渍渍的。
我问这么多新书不读,为什么总是读老书呢?他说:“你们太年轻了,到了我们这把年纪,就不愿读那些新书了。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抓一把都该是最好的。还有,经历了许多事情,一般的经验写进书里,我们看不到眼里去。虚构的东西就是编的,编出来的,你读它做什么?我们尽可能读真东西,像‘二十四史’,《戴高乐传》《拿破仑传》《托尔斯泰传》,这一类东西读了,就知道实实在在发生过什么,有大启发。”
相信文学
对于许多从事文学的人而言,他们也许从来都没有喜爱过文学。
能够像古典作家那样相信文学,相信它的高贵,它与日月同辉的那种永恒,已经成了古典情怀。不相信文学才是“现代”,不相信一切精神的价值才够得上“现代”。然而这样的“现代”是可怕的。
现在我们看到的某些作品,从语流、质感,包括内容,都让人想到这是在一种肮脏的环境里炮制的。
文学是一个民族生命力的表征,它们从来属于
世界与你的角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