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梅尧臣《苏幕遮草》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梅尧臣《苏幕遮 草》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苏幕遮草
梅尧臣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 晓。独有庾郎 ①年最少, 窣地春袍②,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 阳,翠色和烟老。
【注显不通, 扣1分。)
(2)①写春草易衰、春光易逝,表达了惜春之情。 ②写少年得志,
草怨归迟,表达了对仕途的失望之情和思归之意。(第一点1分,第
二点2分。意思对即可。语句明显不通,扣 1分。)
(3)诗人绘春草之象,含春光易逝之意,寓伤春之情(或对春天逝
去的无可奈何)(2分);诗人借草伤己(人生),以草表达对仕途厌 倦的苦闷情绪(2分)。
(4)咏物抒怀或寓情于物:将初入仕途的年轻人踌躇满志,英姿勃 发的风采寄寓于青青春草之中;将倦于宦游,春末思归的苦闷情绪寄 寓于暮春之草的凄凉衰败之中。(2分)
对比:将初春之草的生机逼人与暮春之草的凄凉衰败形成强烈对比,
暗含伤春之意。(2分)
(1)梅尧臣在艺术上主张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语言 外”,本词较好地体现了作者的这一艺术主张。请作具体分析。
答:作者用 平“烟“萋萋"状草之形;用 碧”嫩"翠、又用映衬手法 写出草之神与
情,或实或虚,都鲜艳如花,历历在目。词中书写了 作者初仕的得意情态和后来倦于宦游, 春末思归的苦闷心情,但都非 常含蓄,只是在精心描绘的意境中微微透出,让读者于言外得之,
因此本词较好体现了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语言外”这 一艺术主张。
(2)落进梨花春又了 ”化用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 三月》诗句: 曲水飘香去不归,梨花落尽成秋苑。”此句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作者以自然界春色的匆匆归去,暗示了自己仕途上的春天正在消 逝,寄寓了个人的身世之感。

.这首词 翠色和烟老”中的老”字用得极妙,请分析其妙在何处。(2 分)
.宋代沈义父在其所著《乐府指迷》中曾云: 咏物词,最忌说出题 字。”这首咏草词虽不着一 草”字,却将春草写得形神俱备。请结合 词句作简要分析,并指出作者借咏物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参考答案
.老”字与上片 嫩”字遥相呼应。于春草的由 嫩”变老”之中,暗寓 伤春之意,抒发了词人嗟老、倦游的心情。(2分)
.用环境、形象、神态的描绘,将春草写得形神俱备。词的上片以 绮丽之笔,突出雨后青草之美;下片以凄迷之调,突出青草有情,而 路人苍凉之境。全词通过上下片的对照,抒发了作者的惜草、惜春的 情怀,寄寓了个人的身世之感。
(3分)

.下列对本词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春意蓬勃,只是为下文少年的出场作 铺垫。
”描写宦游少年身着拂地的青色官服, 不言青袍”而言春 袍”,更让读者联想到少年的风华正茂、前程美好。
”是谁存怨呢鹤人没有明言,既可能是王孙自怨,也可 能是运用拟人手法,草在怨。
”写词人想象自己回归故里,在草色与炊烟中慢慢老去。
”与 翠色和烟老”遥遥相对,明写草色,暗寓人生遭际, 情郁于中。词人构思巧妙,词意隽永。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 AD(选对一项给2分,全对5分)
试题分

梅尧臣《苏幕遮草》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c201601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22-06-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