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教材分析: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第十册第八组教材中的一课。本篇课文讲的是“我”在德国读书时,发现德国家家户户都把花养在邻街窗户外,他们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多年后,“我”又回到德国,发现变化很大的德国,“美丽”依旧没有改变。由此,我体会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崇高境界。教材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语言优美且内容丰富,是一篇值得供学生细品的好文章。这篇课文篇幅较短,语言亲切自然,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还带给孩子美好的情感体验,更有助于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3、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读通、读懂课文,读出感情。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从中受教育。
教学准备:
,教师反复读课文,达到读通、读熟、读出感情。同时,通过多种途径(书籍、网络等)了解关于德国风情民俗以及作者季羡林先生的资料,对德国和作者有所了解。
,使学生更直观地感知课文内容,为品味课文内涵而服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简介作者。
1、同学们家里养花吗?家里都养了些什么花?花盆摆在哪里?养花给谁看的?有这么一个民族,他们养花却是给别人看的。很奇怪吧?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德国,去欣赏这道奇丽的风景。(齐读课题)
2、课文的作者是季羡林先生。1935年,季羡林先生求学于德国的歌廷根大学,当时他只有25岁。他在这里留学十年。他把德国的歌廷根称为自己的第二故乡。1980年,也就是35年后,他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文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词语。
2、接读课文,思考:四五十年后作者重游德国故地发出了怎样的赞叹?
( 生: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板书:奇丽的景色奇特的民族(板书“奇丽  奇特”)这里的“奇”是什么意思呢“奇”的释项:?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  ?出人意料的;令人难测的?惊异的。比较“奇丽  奇特”奇丽是形容什么的?形容景色的。所以说(老师指着句子)——多么奇丽的景色! “特”指的又是什么呢?这里的奇特指的是这个民族——是的,这里有一种罕见的特殊的美丽;这是一个跟寻常不一样的,奇怪而特殊的民族。带着这种感受再读
三、品读语言,感悟精神
1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描写景色奇丽或民族奇特的相关语句。
2 、师生交流。
(1)、生读第二自然段的有关语句。
(2)、生谈自己的看法,引导理解景色奇丽在“家家户户都养花”,奇丽在把花都摆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屋子里的人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3)、教师小结:爱花如此真切的德国人,把花最美的一面朝外给别人看,而自己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枝干和叶子,多么奇特的民族,多么奇丽的景色啊!
(4)、指导朗读,抓住“家家户户”、“临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unde11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