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娱乐化论文导读:当前,全球新闻的娱乐化现象越演越烈。如今, 新闻娱乐化现象不仅在都市报中盛行, 在严肃类报纸、电视、网络媒体的报道中也同样时有所见。关键词:新闻,娱乐化当前,全球新闻的娱乐化现象越演越烈。在西方已出现了用一个全新的概念-infortaiment 来表述。该词由 information( 信息)和 entertaiment( 娱乐) 构成,充分说明了娱乐和新闻之间的融合现象。 1998 年底, 美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对美国16 家主流媒体20 年来的新闻报道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在 1977 年,传统的硬新闻与娱乐新闻比例为 32% 比 15% ,而 1997 年这个比例为 25% 比 40% 。如今,新闻娱乐化现象不仅在都市报中盛行,在严肃类报纸、电视、网络媒体的报道中也同样时有所见。在一些电视读报节目中也出现了娱乐化的读报现象。对“新闻娱乐化”概念, 目前学界还没有一个标准的或者令人信服的定义。概要的说, 新闻娱乐化一是指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注重报道名人趣事、带煽情性、刺激性的新闻、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 或者将硬新闻软化处理, 寻找时政、经济、法律、国际新闻中故事性强的元素突出描写。二是指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描述, 通过描述新闻中有趣的故事、情节、细节,使各种新闻内容衍变为趣味性、戏剧化的新闻。那么新闻娱乐化究竟是如何产生的?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媒介的商业化运作。市场经济对媒介而言的最大变化是在消费者领域确立了新闻产品的消费者- 受众的主体地位, 在生产者领域确立了媒体自负盈亏的独立经营者的地位,新成立的都市报市场化程度尤其高。于是媒介从原本绝对意义的引导受众转到引导、迎合并存, 市场理念开始与新闻理念并重甚至超出。在商业化操作的过程中一些矛盾“服务”的对立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新闻娱乐化现象。 2. 经营主体地位的确立与经营实力的落差。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使市场理念介入媒体, 媒介要独立经营, 自负盈亏。这迫使媒体必须执行商品的大多数通用原则, 必须遵循市场需求。然而中国传媒发展历程短, 在计划经济时期又由政府“包办”,在资金、人才、理论研究上都缺乏积累,媒体的迅速扩张造成这类资源更加紧缺。一些都市报仅仅在获取一笔启动资金后就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到自负盈亏的阶段, 而通常一个媒体的培育要经历 3 年的亏损期。 3. 市场导向观念的确立与竞争理念的不成熟。“消费者、市场、生产者”关系的成立为媒体确立了市场导向原则。许多都市报有别于原来省市媒体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其从“市场”出发, 以大众化、通俗化取向, 内容以贴近性、娱乐性、服务性为特征。市场观念、受众意识已深入人心。但是中国市场经济改革还处于初级阶段, 在市场经济观念的确立同时市场观念却不够成熟。媒体遵循市场导向,却不擅长市场定位、市场细分、如何开发市场需求等。大多数媒体还停留于四处考察、照搬照抄、一味效仿“成功者”的阶段。 4. 受众心理。具有娱乐化色彩的新闻, 由于它的趣味性、刺激性, 很容易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主题, 受众的从众心理将导致更多的人在媒介中寻找相关的新闻阅听。媒介想引发受众的共鸣, 进一步拉近和受众的距离, 毫无疑问要抓住受众的心理,满足受众的好奇心。对我国新闻娱乐化的现象,有人戏称是明星代替了劳模,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理论,娱乐覆盖了文化。新闻娱乐化现象有
论新闻娱乐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